正在加载

清朝去日本留学的人多吗(清朝去日本留学的人多吗现在)

  • 作者: 王颜汐
  • 发布时间:2024-09-04


1、清朝去日本留学的人多吗

清朝期间,赴日留学的人数相对较少。

在清末初期,中国和日本在文化和教育领域存在极大的差异。日本实行明治维新后,积极向西方学习,教育体系得到极大发展,而清朝在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下,教育体系较为落后。

直到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才开始重视海外留学,并向日本派遣留学生。但由于文化差异、语言不通等因素,赴日留学的人数并不多。据统计,从1896年至1911年,赴日留学的中国学生仅有3000余人。

与赴美、赴欧留学相比,赴日留学的人数尤为稀少。清末赴美留学的学生数量超过30000人,赴欧留学的学生数量亦过万人。这主要是由于美国和欧洲的教育水平更高,科技实力更强,吸引了更多中国留学生的前往。

清政府对赴日留学也有一定的限制。由于担心留学生受到日本思想的影响,清政府制定了严格的出国留学政策,要求留学生必须通过考试才能出国,并禁止留学生学习政治和军事等敏感学科。

因此,清朝期间赴日留学的人数相对较少,仅占海外留学生总数的一小部分。

2、清朝去日本留学的人多吗现在

清朝时期,去日本留学的人数较少。与近代相比,去日本的留学热潮还没有兴起。

清朝初期闭关锁国,对出国留学持否定态度。随着中日两国交往的加深,清朝后期才逐渐开放留学政策。但当时清政府对留学生资助甚微,出国留学费时费力,且风险较大。因此,清朝去日本留学的人数十分有限。

1871年,清政府首次派遣15名幼童赴美留学。1896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清廷才开始向日本派遣留学生。到1905年,清朝政府资助的官费留学生仅有25人左右。还有少数自费留学生赴日学习。

与现代中国大量留学生赴日相比,清朝去日本留学的人数可谓寥寥无几。这反映了当时清政府落后的教育体制和闭塞的社会环境。

3、清朝去日本留学的人多吗知乎

清朝去日本留学的人数相对较少,远远少于晚清时期出国留学的高峰。

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迅速现代化,成为亚洲的近代化强国。清政府也意识到派遣留学生的重要性,但由于清朝长期闭关锁国,对日本不甚了解,也缺乏完善的留学体系,因此早期的留学规模有限。

1873年,清政府首次派出了10名留学生赴日本学习海军,但由于待遇不佳、语言不通等原因,多数学生中途回国。1882年,清政府制定了留学章程,鼓励派遣留学生赴美、英、法、德等国学习,对留日的学生没有明确限制。

直到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才逐渐重视日本留学。1898年,清政府派出了梁启超等人在内的67名留学生赴日学习政治、法律、教育等学科。1900年,清政府设立了日本留学局,专门负责派遣留日学生。

与赴欧美留学的学生数量相比,留日学生人数仍然较少。据统计,1873-1911年间,有超过4000名清朝留学生赴美、英、法等国留学,而赴日留学的学生仅有2000多人。这主要是由于清政府对留日学生的重视程度不高,以及当时日本社会对中国人的歧视和排斥。

4、清末去日本留学的人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