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回国留学人员购车政策(留学生回国购车政策有时间限制吗)

  • 作者: 胡芮柒
  • 发布时间:2024-09-05


1、回国留学人员购车政策

回国留学人员购车政策

近年来,为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其中包括回国留学人员购车政策。

根据该政策,符合条件的回国留学人员可以在回国后一年内,免除购置税购买一辆国产或进口汽车。该政策覆盖了硕士及以上学位回国人员,且要求其在国外学习时间满一年。

符合条件的回国留学人员需要向当地海关申报,并提交相关材料,包括护照、留学证明、学位证书等。海关审核通过后,将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减免税进口物品专用证件》,凭此证件即可免除购置税购车。

需要注意的是,回国留学人员购车政策仅适用于个人用途的汽车,不适用于营利性目的。该政策仅限于首次购车,且购车时间需在回国后一年内。

回国留学人员购车政策有效地降低了海归购车的成本,吸引了更多留学人员回国就业。该政策既有利于推动人才回流,也有利于促进汽车消费。

2、留学生回国购车政策有时间限制吗

留学生回国购车政策是否有时间限制,取决于具体的政策规定。一般情况下,留学生回国购车政策都会设置一定的时间限制,但不同地区或不同时期可能会有所不同。

时间限制规定

各地对于留学生回国购车的时间限制,主要分为两种类型:

自入境起计时:从留学生入境之日起计算一定时间限制,例如1年、2年或3年不等。

自毕业起计时:从留学生毕业回国之日起计算一定时间限制,常见的是1年或2年。

常见时间限制

根据部分地区现行的政策,留学生的回国购车时间限制如下:

北京:自入境起1年内

上海:自入境起2年内

广东:自入境起1年内

江苏:自入境起2年内

浙江:自毕业起1年内

注意事项

留学生在回国购车时,需要及时了解所在地区的具体政策规定,并注意以下事项:

时间限制从入境或毕业之日起计算,过期失效。

符合条件的留学生,需要提前办理暂住证或居住证等身份证明。

购车时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例如护照、签证、留学证明等。

政策规定可能会随时调整,建议留学生及时关注相关信息。

因此,留学生回国购车政策是否有时间限制,需要根据具体政策规定而定。留学生在计划购车前,应了解清楚所在地区的政策要求,避免因时间限制而错失购车机会。

3、留学生回国购车政策2020

留学生回国购车政策2020

2020年,国家对留学生回国购车政策做出调整,为广大留学人员带来利好消息。

政策概要

留学生回国需符合以下条件,方可享受购车免税政策:

取得国外正规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在国外学习时间不少于一年

回国后一年内购车

免税范围

免税范围仅限于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车辆,具体包括:

排量在1.5升及以下的纯电动车(含增程式电动车)

排量在1.6升及以下的混合动力车(非插电式)

排量在2.0升及以下的燃料电池车

免税金额

免税金额根据车辆类型和排量而定,最高可达10万元。具体标准如下:

| 车辆类型 | 免税金额 |

|---|---|

| 纯电动车 | 8万元 |

| 混合动力车 | 5万元 |

| 燃料电池车 | 10万元 |

申请流程

留学生回国后,需在一年内持以下材料向海关申请免税:

护照和留学期间的签证页复印件

国外大学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复印件

购车发票

车辆合格证

经海关审核通过后,即可享受免税购车政策。

注意事项

购车免税政策不适用于留学人员携带入境的车辆。

留学生需在免税车辆上安装公安部统一规定的免税标识。

享受免税购车政策的车辆不得转卖或租赁。

国家推出留学生回国购车免税政策,旨在支持海归人才回国就业创业,促进人才引进和科技创新。广大留学生可根据自身需求,充分利用这一利好政策,为回国发展创造便利条件。

4、留学回国人员购车政策时间

留学人员购车新政时间

自2023年起,国家相关部门对留学人员购车政策进行了调整,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一、免税购车政策

政策实施时间:2023年7月1日起(原政策为2022年12月31日前)

政策内容:留学人员可免交购置税购买一辆国产汽车。

二、新车进口申报政策

政策实施时间:2023年6月1日起(原政策为2022年12月31日前)

政策内容:留学人员可申报进口一辆境外自用汽车,并享受免交车辆进口关税和车辆进口环节增值税的优惠。

三、购置补贴政策

政策实施时间:2023年12月31日前

政策内容:留学人员购买新能源汽车可获得一定额度的购置补贴。

享受政策条件

留学人员须持有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或相关证明材料。

学习时间需满一年(国外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国外高校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学习时间需满半年)。

留学回国后两年内首次购买免税汽车或进口境外自用汽车。

各地方海关和税务部门可能会有细微政策差异,具体情况请咨询当地海关和税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