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填充术后未遵医嘱服用消炎药(抗生素)可能会增加以下风险,需结合个体情况和医生建议综合评估:
1. 感染风险显著增加
原因:脂肪填充属于有创操作,即使严格消毒,皮肤和针道仍可能残留细菌。消炎药(抗生素)可预防细菌繁殖。
表现:局部红肿、热痛、化脓,甚至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严重后果:感染可能导致脂肪坏死、形成硬结或瘢痕,严重时需手术清创。
2. 脂肪存活率降低
间接影响:感染或炎症反应会破坏移植的脂肪细胞,导致脂肪吸收过快或形成纤维化硬块。
外观影响:填充区域凹凸不平、不对称,影响最终效果。
3. 炎症反应加剧
正常炎症:术后轻微红肿是正常现象,但未用抗生素可能延长恢复期。
异常炎症:过度炎症可能导致持续肿胀、疼痛,甚至诱发脂肪液化(局部脂肪坏死)。
4. 其他潜在并发症
血肿或脓肿:细菌感染可能引发局部积脓,需穿刺引流。
全身感染:极少数情况下(如免疫力低下),细菌可能入血引发败血症。

为何医生会开消炎药?
预防性使用:并非所有患者都会感染,但抗生素可大幅降低风险,尤其在口腔周围(如丰唇)或大面积填充时。
个体差异: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者等更需严格抗感染。
如何应对未服药的情况?
密切观察:出现异常红肿、疼痛加重或发热,立即就医。
补救措施:医生可能根据情况开具口服或静脉抗生素。
日常护理: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沾水,忌烟酒及辛辣食物。
注意事项
遵医嘱是关键:部分医生可能认为小范围填充且无菌操作严格时无需抗生素,但需由专业医生判断。
不要自行用药:滥用抗生素也可能导致耐药性,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如果已错过服药时间,建议联系主治医生评估风险,而非自行补服。术后护理同样重要,避免挤压、高温环境(如桑拿)等可能增加感染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