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钱学森留学回国的评价和感想(钱学森回国读了有什么体会)

  • 作者: 朱颜可
  • 发布时间:2024-09-09


1、钱学森留学回国的评价和感想

在祖国召唤之际,钱学森毅然放弃美国优渥的科研条件和生活,毅然回到风雨飘摇的新中国。这一举动,在当时国际国内都引起了巨大反响。

对于钱学森的归国,国内一片欢腾。他被誉为“新中国航空航天之父”,他的归来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科技实力,为新中国的国防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钱学森的回国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受到美国政府的阻挠和限制,他的归国也曾在国内引起一阵风波。有些人质疑他的爱国动机,认为他是一个“变节者”。

面对这些质疑,钱学森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他曾掷地有声地说:“无论何时何地,我都是中国人,我是为了祖国的利益而奋斗的。”他的赤诚之心感动了无数中国人,最终赢得了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时至今日,钱学森留学回国已成为一段佳话,被人们津津乐道。他的事迹激励着无数海外游子,唤起了他们的爱国情怀。钱学森精神,也成为中国科技界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后人不断攀登科技高峰,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新的贡献。

2、钱学森回国读了有什么体会

钱学森留学归国后,深有体会。

他感受到国家的贫弱和落后,心中充满了强烈的使命感。他毅然放弃了优越的海外生活,投入祖国的建设事业。他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才华,为新中国的国防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钱学森也体会到了祖国人民的热情和支持。在他回国之初,政府和人民群众给了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这让他深受感动,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报国决心。

钱学森还体会到了文化和价值观的差异。经过多年的海外学习和生活,他对西方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他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有着独特的优势,值得继承和发扬。

钱学森回国后的体会是多方面的。他感受到了祖国的贫弱,肩负起了建设国家的使命;他感受到了人民的热情,坚定了自己的报国决心;他感受到了文化的差异,认识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这些体会激励着钱学森为祖国的科技和教育事业奉献终生。

3、钱学森的留学报国之路

钱学森,中国两弹一星元勋,自幼立志强国富民。1935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取清华大学航空系,开启了留学之旅。

在麻省理工学院,钱学森师从航空大师冯·卡门,攻读航空工程硕士和博士学位。在冯·卡门的指导下,他提出了著名的“钱氏猜想”,震惊了国际学术界。

正当钱学森以优异的学术成果毕业之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政府出于政治因素,拒绝向钱学森颁发博士学位证书。钱学森愤然归国,毅然踏上了报国之路。

回国后,钱学森投身于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他领导研制了中国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为新中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1955年,他被调往中国科学院,负责领导中国原子能和导弹研制工作。

在钱学森的带领下,中国突破了原子弹和氢弹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出核武器。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钱学森用自己的毕生心血为中国崛起做出了不朽贡献,他那“钱学森归国之路”的故事激励着无数海内外中华儿女。

4、钱学森回国时说过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