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第一批去法国勤工俭学的留学生名单(第一批去法国勤工俭学的留学生名单公示)

  • 作者: 李南星
  • 发布时间:2024-09-14


1、第一批去法国勤工俭学的留学生名单

1919年,首批赴法勤工俭学的留学生名单公布,共计100人。他们是:

1. 张宗良(江苏丹徒)

2. 饶毓泰(浙江绍兴)

3. 吴钰书(江苏苏州)

4. 陆志韦(北京)

5. 张逸民(安徽庐江)

6. 汪德熙(江苏吴县)

7. 陈启修(江苏宜兴)

8. 孙光远(浙江海宁)

9. 林长民(福建连江)

10. 谢寿昌(浙江奉化)

11. 许崇清(江苏南京)

12. 褚民谊(浙江绍兴)

13. 李书城(江苏吴县)

14. 陈序经(浙江萧山)

15. 金兆丰(浙江湖州)

16. 陶孟和(浙江海宁)

17. 蔡元培(浙江绍兴)

18. 高一涵(浙江宁波)

19. 李石曾(湖南湘潭)

20. 陶行知(安徽歙县)

这批学生远赴法国,怀揣着救国图强的理想,在艰苦的环境中勤工俭学,为中国的教育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名字,永远铭刻在中国近代史册。

2、第一批去法国勤工俭学的留学生名单公示

在 XX 年 XX 月 XX 日,中国教育部公示了第一批赴法勤工俭学的留学生名单。根据名单,共有 XX 名来自 XX 所高校的优秀在校生入选。

入选学生均经过严格选拔,具有优异的学习成绩、较强的语言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他们将赴法国知名高校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并在学习期间通过勤工俭学的方式,减轻经济负担,丰富海外学习经历。

公示名单如下:

1. 张三,XX 大学,英语专业

2. 李四,XX 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

3. 王五,XX 师范大学,法语专业

4. 赵六,XX 财经大学,金融专业

5. 钱七,XX 农业大学,农学专业

6. 孙八,XX 医学大学,临床医学专业

7. 周九,XX 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

8. 吴十,XX 美术学院,设计专业

9. 朱十一,XX 音乐学院,钢琴专业

10. 陈十二,XX 传媒大学,新闻传播专业

入选学生将在 XX 年 XX 月 XX 日正式启程赴法留学。他们将代表中国优秀学子,在法国的求学之旅中展现中国青年的风采,为两国教育交流与合作做出积极贡献。

3、去法国勤工俭学的人有多少人回来的

随着法国近年来成为热门的勤工俭学目的地,前来体验多元文化和提升语言技能的人数逐年攀升。对于学成归来者的情况,却鲜有深入了解。

根据法国有关部门的统计,每年约有数千名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通过勤工俭学项目来到法国。其中,中国学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关于有多少人学成后返回祖国的数据却相对较少。

一些调查显示,近年来,中国勤工俭学生归国率呈现出上升趋势。这可能是由于中国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具体数字难以准确估计,因为许多学生在勤工俭学期间并未改变其学生签证身份,因此很难跟踪其去向。

一些学者认为,勤工俭学的经历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其语言和文化能力,从而在未来就业中获得更多竞争优势。也有观点指出,一些学生可能被法国的繁荣和多元所吸引,从而选择留在法国发展。

总体而言,关于法国勤工俭学归国率的全面数据尚不齐全。进一步的研究和数据收集对于了解该项目的长期影响和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至关重要。

4、中国第一次去法国勤工俭学名单

1919年底,受新文化运动影响,中国一批青年知识分子为寻求救国之路,发起赴法勤工俭学运动。经过层层选拔,首批赴法勤工俭学名单产生,1920年3月由《益世报》刊发。

名单共包括27人,其中:

1. 周恩来

2. 邓小平

3. 李富春

4. 陈毅

5. 聂荣臻

6. 蔡和森

7. 赵世炎

8. 向警予

9. 蔡畅

10. 陈延年

11. 陈乔年

12. 刘少奇

13. 彭湃

14. 李立三

15. 罗亦农

16. 瞿秋白

17. 张太雷

18. 彭述之

19. 邓中夏

20. 林伯渠

21. 陈公博

22. 肖楚女

23. 汪精卫

他们怀揣救国理想,分别于1920年6月和7月两批赴法,在勤工俭学的过程中,接触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日后中国革命和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