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清朝去留学的人有多少(清朝时期出国留学的学生名单)

  • 作者: 王砚舟
  • 发布时间:2024-09-23


1、清朝去留学的人有多少

清朝出国留学人数是一个尚未定论的历史问题,由于历史资料的缺失,不同学者对于具体数字存在分歧。

根据现有文献记载,清政府最早派遣留学生出国是在1872年。当时,派遣了120名学生赴美学习。此后,清政府又陆续派遣了多批留学生出国,但具体的数字并不明确。

据不完全统计,从1872年到1909年,清政府派遣出国的留学生人数可能在数千人左右。其中,赴美留学的人数最多,其次是赴英、赴法、赴德等。留学生主要集中在工学、理学、医学院等学科领域。

清朝留学生出国学习的目的主要是引进西方先进科技,促进中国近代化进程。留学生们在国外学习期间接触到了新的知识和思想,为中国近代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回国后,在教育、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值得注意的是,清末民初时期,还有许多自费留学生出国学习。他们的人数可能与清政府派遣的留学生人数相当,甚至更多。自费留学生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国家,学习的学科也更加广泛。

清朝出国留学的人数是一个复杂的历史问题,目前尚未有定论。根据现有文献推算,清政府派遣出国的留学生人数可能在数千人左右,而自费留学生人数可能与此相当。这些留学生在国外学习期间接触到了新的知识和思想,为中国近代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2、清朝时期出国留学的学生名单

清朝时期出国留学学生名单

1. 容闳:1847年赴美留学,1854年获得耶鲁大学学士学位,是中国第一位赴美留学生。

2. 郑观应:1877年赴美留学,1881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学士学位,回国后积极推行洋务运动。

3. 张之洞:1882年赴欧留学,考察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回国后成为清末著名洋务派代表人物。

4. 郭嵩焘:1876年任驻英、法公使,期间考察西方文化和制度,著有《使西纪程》一书。

5. 黄遵宪:1877年任驻美公使,期间游历美国和欧洲,成为清末著名外交家和诗人。

6. 唐绍仪:1893年赴美留学,1898年回国,历任清末民初外交、财政等重要职务。

7. 黎元洪:1900年赴日留学,1904年回国,后成为北洋军阀头目,出任中华民国首任副总统。

8. 徐世昌:1902年赴日留学,1905年回国,历任清末民初总统、大总统等重要职务。

9. 冯国璋:1904年赴日留学,1907年回国,后成为北洋军阀头目,出任中华民国副总统。

10. 梁启超:1890年赴日留学,1898年回国,成为清末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3、清朝去留学的人有多少名

清朝派遣官派留学生始于1872年。

派往美国留学生

1872-1875年:派往耶鲁大学共30名

1875-1881年:派往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文法学校共120名

派往英国留学生

1876-1879年:派往伯明翰中学共27名

1877-1881年:派往英国皇家海军的训练舰上受训共47名

派往法国留学生

1877-1881年:派往利尔工业学校共108名

1878-1881年:派往里昂工业学校共110名

派往德国留学生

1877-1881年:派往柏林工业学校共29名

1878-1881年:派往汉诺威工业学校共27名

派往日本留学生

1876-1879年:派往东京大学共19名

从1872年至1881年,清朝共派遣官派留学生587名。这些留学生被分别派往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接受了近代科学技术和军事知识的教育,为中国近代化的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4、清朝留学生是哪些家庭的

清朝留学生大多来自官宦家庭或富商之家。

官宦家庭:

清政府推行科举制度,出身官宦家庭的子弟拥有较高的教育基础和社会地位。

他们从小接受儒家经典教育,熟谙经史典籍,为出国学习打下了基础。

同时,官宦家庭与朝廷关系密切,容易获得出国留学的机会。

富商之家:

随着清朝经济发展,商贾逐渐成为社会的重要力量。

富商家庭拥有雄厚的财力,可以资助子女出国留学。

他们希望子女接受西方先进知识,回国后扩大家族生意。

其他家庭:

除了官宦和富商,也有少数来自其他家庭的留学生,如:

贫寒出身的学子,通过优异的成绩获得出国留学机会。

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选拔民间优秀人才赴美留学。

传教士的影响下,部分基督徒家庭子女也加入了留学生行列。

总体而言,清朝留学生的家庭背景较为多样,但以官宦和富商家庭为主。他们出国留学的目的主要在于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和思想,为清朝的近代化进程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