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留学教育之父(中国近代的留学教育始于1872年最早提出建议的是谁)
- 作者: 郭泽谦
- 发布时间:2024-09-23
1、近代留学教育之父
近代留学教育之父容闳
容闳,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驱者,被誉为“近代留学教育之父”。
容闳幼年丧父,家境贫寒。1847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取耶鲁大学,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位赴美留学生。留学期间,容闳刻苦学习,成绩优异,同时积极接触西方思想,洞悉国家衰弱之症。
1854年,容闳回国,任清政府总理衙门章京。他深感中国落后于西方,救国之道在于学习西方科技文化。1872年,他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官派留学生制度——幼童赴美留学计划,选派120名10至15岁的少年赴美留学,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容闳的留学教育理念影响深远。他认为,留学生应“学成归国,报效祖国”,并将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用于振兴中华。他的远见卓识,为中国培养了大批近代化人才,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容闳的一生,始终为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而奋斗。他不仅在留学教育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也是中国近代外交、科技、教育等领域的先驱者。他的精神和事迹,激励着后世中国人奋发图强,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
2、中国近代的留学教育始于1872年最早提出建议的是谁
中国近代留学教育始于1872年,最初由容闳提出建议。
容闳是第一批留美幼童的带队者,他对近代中国留学事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1868年,他在上海《申报》上发表《论幼童留学美国书》,呼吁清政府派遣幼童赴美留学,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他的建议引起了清廷的重视,1872年,清政府正式设立留美幼童项目,选拔120名幼童赴美留学。这些幼童在美期间接受了系统的现代教育,学成归国后成为中国近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
容闳的留学建议不仅开启了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先河,也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这些留学生回国后,在各行各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因此,容闳作为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先驱,其所提出的赴美留学建议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3、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倡始人是
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倡始人是容闳。
容闳(1828-1909),广东香山县人。1847年赴美国留学,1854年毕业于耶鲁大学。他是第一位获得美国大学学位的中国人。
_1.jpg)
留学期间,容闳目睹了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和教育制度,深感中国改革之迫切。1855年回国后,他立即向清政府提出出国留学的建议,主张派遣青年学生赴欧美学习先进知识。
1868年,容闳受清政府委派,赴美国办理选拔留学生事宜。他亲自主持考试,从各地优选出30名优秀学子。同年,这批留学生乘坐美国军舰“科罗拉多”号启程赴美,开始了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先声。
容闳的留学主张和行动,得到了清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中国政府陆续派遣了大批学生赴海外留学,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批杰出人才。这些留学生回国后,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因此,容闳是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倡始人,是近代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
4、近代留学教育始于什么计划
近代留学教育始于容闳倡导的“留美幼童计划”
1872年,容闳向清朝政府提交建议,选派幼童赴美国留学,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理念。获准后,他组织了30名幼童赴美留学,这批幼童被称为“留美幼童”。
留美幼童计划的目的在于培养一批精通西方文化和技术的人才,为清朝近代化建设服务。幼童们在美国学习了英语、数学、科学、工程等课程,并接触到了西方社会和文化。
留美幼童回国后,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先驱。他们参与了铁路、电报、矿山等领域的发展,并在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成为中国第一条自建铁路;周寿臣担任上海圣约翰大学首任校长,培养了众多中国近代知识分子。
留美幼童计划是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开端,促进了中国与西方世界的交流,培养了一批近代化建设的骨干人才,为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做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