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赔款的公费留学生(庚子赔款留学生一共有几批 到什么时候停止了)
- 作者: 李荞映
- 发布时间:2024-05-10
1、庚子赔款的公费留学生
庚子赔款,那段屈辱的历史,却成就了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
.jpg)
1901年,清政府与八国联军签订《辛丑条约》,巨额赔款压得国人喘不过气来。有识之士却从中看到了希望。他们认为,将赔款的一部分用于培养留学生,可以为国家培养急需的人才。
于是,清政府设立了“庚款留学生”,由国家出资,派送优秀学子前往欧美各国留学。第一批庚款留学生共120人,分别赴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家学习。
庚款留学生们怀揣着救国报国的理想,远赴海外。他们勤奋刻苦,成绩优异,成为各个领域的精英。回国后,他们积极投身于教育、科技、实业、文化等各个领域,为中国的近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中,有“中国近代教育之父”蔡元培,有“中国近代物理学之父”杨振宁,有“中国近代化学之父”李四光,还有“中国近代石油工业之父”孙越崎。他们学贯中西,才华出众,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熠熠生辉的群星。
庚款留学生制度,不仅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还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他们将西方的先进思想和技术引入中国,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注入了新的活力。
庚子赔款的公费留学生,虽然是那段屈辱历史中的产物,却成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他们为中国的崛起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2、庚子赔款留学生一共有几批 到什么时候停止了
“庚子赔款”是中国近代史上屈辱的一页。根据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中国被迫向列强支付巨额赔款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清政府将其中一部分赔款用于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以培养人才,振兴国家。
庚子赔款留学生一共分四批:
第一批:1903年派遣,称为“第一批庚子留学生”,共23人。
第二批:1908年派遣,称为“第二批庚子留学生”,共8人。
第三批:1910年派遣,称为“第三批庚子留学生”,共110人。
第四批:1916年派遣,称为“第四批庚子留学生”,共115人。
这四批庚子赔款留学生共计256人,他们被派往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等国学习。其专业涵盖工科、理科、医科、农科、法科等多个领域。
庚子赔款留学生为中国的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学成归国后,在各行各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1924年,中国政府宣布停止庚子赔款,并将其转用于教育和文化事业。至此,庚子赔款留学生的历史也宣告结束。
3、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生是怎么回事
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生是清政府于1908年,为挽救民族危机,用庚子赔款中的部分款项资助派遣的学生。
背景: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清政府战败后被迫签订《辛丑条约》,其中规定中国向各国赔款四亿五千万两白银,分39年还清。
派遣原因:清政府意识到国家落后,人才匮乏。为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以图自强,决定用庚子赔款中的部分款项资助派遣留学生出国留学。
选拔方式:清政府设立游学肄业馆,对全国学子进行严格选拔。要求学生年龄在20岁以下,身体健康,品学兼优。考试科目包括中英文、数学、物理、化学等。
留学国家和专业: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生主要被派遣至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和日本等国家。所学专业涵盖工科、理科、农科、医学、法律、政治经济学等。
影响: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生为中国近代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学成归国后,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在教育、科技、文化、经济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包括著名科学家竺可桢、李四光,教育家蔡元培、胡适,外交家顾维钧等。
4、用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的中国名人
在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的中国名人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人才,他们学成归国后,在各自领域为国家的建设和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
胡适,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他1910年赴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1917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胡适在文学、哲学、历史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对新文学运动和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jpg)
梅贻琦,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清华大学校长,被誉为“中国高等教育之父”。他1909年赴美国沃巴什学院留学,1914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梅贻琦在清华大学推行“四大导师制”,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丁文江,中国地质学家、地理学家,是中国地质调查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1904年赴德国柏林大学留学,1912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丁文江主持成立了中国地质调查所,开展了大规模的地质调查工作,为中国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竺可桢,中国气象学家、教育家,曾任浙江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他1910年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留学,1918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竺可桢在气象学研究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他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天气预报中心,为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詹天佑,中国铁路工程专家,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他1872年赴美国耶鲁大学留学,1876年获学士学位后回国。詹天佑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克服了重重困难,创造了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是中国近代铁路事业的杰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