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晚清出国留学的人有多少(晚清出国留学的人有多少个)

  • 作者: 胡星葵
  • 发布时间:2024-05-10


1、晚清出国留学的人有多少

晚清洋务运动期间,出国留学成为国家政策,加速了我国近代化进程。从1847年容闳等第一批留学生赴美,至1909年清政府宣布停止官派留学,共计有33676人出国留学,其中由国家公派约9000人,自费出洋者约24000人。

留学目的地以美国为主,共24000余人。其次是日本,共7000余人。英国、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也成为留学热门地。

留学生专业分布广泛,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其中,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军事专业居多。

官派留学生普遍出身于官宦家庭或名门望族,而自费出国者多为中产阶级家庭子弟。他们留学回国后,在各行各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做出杰出贡献。

2、晚清出国留学的人有多少个

晚清出国留学人数见证了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进程。

1847年,容闳作为第一位公派留美学生,拉开了中国近代留学的序幕。此后,清政府逐渐意识到留学的重要性,相继派遣学生赴美、英、法等国学习。

1896年,戊戌变法失败后,大批维新派人士流亡海外,留学浪潮兴起。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廷颁布《癸卯学制》,规定凡是大学堂毕业生,可以公费出国留学。这一举措极大地推动了留学热潮。

据统计,从1847年到1911年,清政府共派遣了1200余名学生出国留学,其中公费留学人数约为700人。这些留学生主要分布在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和德国等国家。

晚清留学人员学成回国后,在各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思想和技术,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在科学、教育、实业等领域,留学生做出了杰出贡献。

例如,詹天佑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成为中国铁路之父;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改革;吴稚晖、李石曾等人在政治和文学领域也卓有成就。

晚清出国留学人数虽不多,但其历史意义深远。他们开启了中国近代留学先河,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栋梁之才,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晚清出国留学的人有多少人

晚清出国留学人数

晚清时期,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局面,为了寻求救国之道,清政府开始派遣学生出国留学。1872年,清政府设立了幼童出洋肄业局,首批30名学生被选派赴美留学。此后,出国留学逐渐成为晚清政府一项重要的教育政策。

根据不完全统计,从1872年到1911年,清政府共派遣了1200多名学生出国留学。其中,赴美留学人数最多,其次是赴欧留学。这些留学生大多出身于新式学堂或官宦之家,他们怀揣着报国救国的理想,前往海外求学。

出国留学对清末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留学生们在海外接触到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理念,回国后成为中国近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他们兴办学校、创办报刊、传播新思想,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出国留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清政府管理不力,部分留学生沉迷于享乐,荒废学业。一些留学生回国后未能得到重用,使得留学报国的美好愿望落空。

尽管如此,晚清出国留学运动在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留学生们带回了西方的先进知识和思想,为中国走上现代化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晚清出国留学的人有多少名

晚清出国留学人员数量庞大,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推行"废科举,兴学堂"的教育改革,开启了近代留学生潮。从1896年到1911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官费留学生赴美、英、法、德、日等国学习。

这四批官费留学生人数如下:

第一次留学生:120名(1896年)

第二次留学生:119名(1898年)

第三次留学生:106名(1900年)

第四次留学生:127名(1909年)

除了官费留学生外,还有大量的自费留学生出国深造。据统计,从1890年到1911年,中国自费留学生总数约为2万人。

这些出国留学人员学成归国后,为中国带来先进的科技、文化和思想,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他们中有许多人成为中国各领域杰出的人才,为国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如詹天佑、蔡元培、李四光、胡适等。

晚清留学潮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它为中国培养了大批急需人才,促进了中西方文化交流,对中国近代转型具有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