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留学落户上海流程(上海认可留学落户的大学名单)
- 作者: 马鹿瑶
- 发布时间:2024-05-10
1、外国留学落户上海流程
外国留学落户上海流程
对于在上海留学的外国留学生,落户上海是很多人考虑的就业和发展途径。以下为外国留学落户上海的一般流程:
1. 申请引进信
在毕业前,符合落户条件的留学生应当向培养单位所在区教育部门提出人才引进申请,获取引进信。
2. 提交材料
根据引进信要求,准备并提交以下材料:
毕业证书、学位证书
成绩单
护照
签证
体检证明
无犯罪记录证明
引进信
3. 审核
教育部门和公安部门对材料进行审核,确认留学生符合落户条件。
4. 获取《上海市居住证》
审核通过后,留学生将获得《上海市居住证》,有效期为1年。
5. 办理《外国人就业证》
取得居住证后,留学生需要申请《外国人就业证》,有效期为1年。
6. 转办《上海市常住户口》
《外国人就业证》有效期届满前,留学生可以根据规定向公安部门申请转办《上海市常住户口》。
落户条件
.jpg)
留学生落户上海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在上海市具有连续6个月及以上的合法稳定就业
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身体健康,无犯罪记录
符合其他相关规定
注意事项
落户条件和流程会根据政策变化而调整,建议及时咨询相关部门。
落户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留学生应提前做好准备。
确保提交材料真实有效,避免影响落户申请。
2、上海认可留学落户的大学名单
上海认可留学落户的大学名单
上海市为吸引海外人才,制定了留学落户政策,认可特定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大学学历。符合要求的毕业生可凭毕业证和学位证向上海市办理落户申请。
目前,上海认可的留学落户大学名单包括以下国家和地区:
美国:
美国前 50 名综合大学或专业排名位于前 30 名的大学
部分美国排名前 100 名的综合大学
英国:
英国前 20 名综合大学(根据三大权威排名机构)
英国红砖大学(Russell Group)成员
部分英国排名靠前的专业类大学
加拿大:
加拿大前 50 名综合大学或专业排名位于前 30 名的大学
部分加拿大排名前 100 名的综合大学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八大名校(Group of Eight)成员
部分澳大利亚排名靠前的综合大学、专业类大学
日本:
_1.jpg)
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大阪大学
部分日本排名靠前的综合大学、专业类大学
其他国家和地区:
欧盟成员国前 100 名综合大学(根据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
香港前 10 名综合大学(根据QS世界大学排名)
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
该名单可能会根据教育部的政策调整而更新,建议关注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方网站获取最新信息。
3、上海留学落户流程2020
上海留学落户流程 2020
一、申请条件
获得上海市高等院校全日制博士、硕士、学士学位,且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须获得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毕业后在上海市工作并连续缴纳社保满6个月;
符合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规定的其他条件。
二、流程
1. 在线申请:通过上海“一网通办”平台(在线提交申请材料,包括学历认证证书、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工作证明、社保缴纳证明等。
2. 初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符合条件的进入下一步。
3. 审核:申请人需携带相关材料到指定地点进行审核,并缴纳审核费。
4. 公示:对审核通过的申请人进行公示。
5. 审批:公示无异议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申请人进行审批。
6. 落户:审批通过后,申请人可凭《上海市居住证》前往指定派出所办理落户手续。
三、注意事项
申请人需在毕业后2年内提出落户申请。
毕业后未就业或就业不满6个月的,可通过“留学生创业落户”或“留学生就业见习落户”等其他途径申请落户。
落户后,申请人须在上海市居住满1年,方可取得户口领取《户口簿》。
4、北京留学人才引进落户流程
北京留学人才引进落户流程
一、资格条件
具有国外高校硕士及以上学位
在京用人单位聘用为符合北京市产业发展方向的岗位
在京缴纳社保满6个月
二、申请流程
1. 准备材料
护照、签证、学位证、成绩单、聘用合同、社保缴费凭证等
若配偶和子女一同申请,需提供相应证件
2. 网上申请
登陆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
点击“服务大厅”->“人才引进业务”->“留学回国人员引进落户”
按照提示填写信息并上传材料
3. 审核受理
系统受理申请后,将进行初步审核
若通过审核,则会收到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通知
4. 现场提交材料
携带全部申请材料前往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地址:海淀区皂君庙北里11号院)办理线下审核
审核通过后,会发放《北京市留学回国人员引进落户指标审核通知单》
5. 办理落户
凭《审核通知单》到相应派出所办理落户手续
落户成功后,系统会自动注销国内户口
三、注意事项
申请材料需真实有效
落户指标有限,申请时需及时跟进审批进度
落户后需保持在京就业和居住
若有疑问,可咨询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或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