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法勤工俭学活动兴起(留法勤工俭学活动兴起于什么时候)
- 作者: 张晞尔
- 发布时间:2024-05-10
1、留法勤工俭学活动兴起
留法勤工俭学活动兴起
20世纪初,中国掀起了一股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这股运动的兴起,是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和新文化运动的直接产物。
当时,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满清政府腐败无能,救亡图存成为进步青年迫切的愿望。另一方面,新文化运动倡导科学与民主,促使青年们探索新的学习途径和救国之路。
法国作为近代民主和科学的发源地,吸引了大批中国青年。他们相信,通过赴法勤工俭学,不仅可以学习先进的知识和技术,还可以亲身参与社会变革。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从1912年开始,至1920年达到高峰。在此期间,大批中国青年怀揣梦想,远涉重洋来到法国。他们一边勤工俭学,一边学习文化和政治。
在法国,勤工俭学学生们从事各种体力劳动,如清洁工、搬运工和服务员等。他们节衣缩食,省吃俭用,克服了重重困难。同时,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组织社团,讨论时事,宣传革命思想。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兴起,对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促进了中国青年思想的解放,传播了先进的政治思想,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同时,它也架起了一座中法文化交流的桥梁,加深了两个国家之间的友谊。
2、留法勤工俭学活动兴起于什么时候
留法勤工俭学活动兴起于二十世纪初的清末民初时期。
早在1902年,清政府就选派了第一批庚子赔款留学生赴法国学习。这些留学生中的一部分人在法国工读,通过勤工俭学的方式减轻经济负担,弥补留学经费的不足。到了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留法勤工俭学活动得到进一步发展。
1913年,时任中华民国总理的唐绍仪与法国驻华公使顾临签订了《中国在法国侨民劳工保护条约》,为中国留学生在法国勤工俭学提供了法律保障。随后,中国教育部和法国教育部也签署了《关于中法文化交流的协议》,其中规定允许中国留学生在法国兼职做工。
在这一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赴法勤工俭学。他们白天在学校学习,晚上或周末打工,从事餐馆服务员、工厂工人、家庭教师等各种工作。通过勤工俭学,留学生们不仅能够减轻经济压力,还能够接触法国社会,提升自己的外语能力和社交能力。
留法勤工俭学活动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达到高潮。这一时期,中国政局动荡,国内经济困难。许多青年选择出国留学,而勤工俭学成为他们获取留学机会的重要途径。据统计,从1919年到1937年,有超过2000名中国留学生在法国勤工俭学。
这些留法勤工俭学青年对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回国后,许多人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
3、留法勤工俭学最重要的成果是什么
_1.jpg)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最宝贵的成果无疑是培养了新一代的中国青年。这些青年学子怀揣着救国救民的理想,赴法勤工俭学,不仅获得了科学知识和技能,还开阔了眼界,增长了阅历,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勤工俭学运动培养了青年一代的科学素养。在法国,勤工俭学学生广泛接触到了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学习了工程、医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他们勤奋学习,学以致用,为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勤工俭学运动激发了青年一代的爱国热情。在异国他乡,勤工俭学学生们亲身感受到祖国的落后和屈辱。他们怀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使命感,决心学成归国,报效国家。
勤工俭学运动促进了青年一代的政治觉悟。在法国,勤工俭学学生们活跃于各种进步社团和政治运动之中。他们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逐渐认识到资本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的理想。回国后,他们积极投身革命事业,为中国的社会变革和民族独立做出了卓越贡献。
“留法勤工俭学最重要的成果”是培养了一批具有科学素养、爱国热情和政治觉悟的青年人才。他们为中国近代的科学发展、革命事业和民族复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4、留法勤工俭学的学生群体特点
留法勤工俭学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勤奋好学:留法勤工俭学的学生大多学习刻苦,努力掌握知识和技能。他们利用课余和假期时间打工,补贴生活费,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独立自主:在异国他乡求学和打工,锻造了留法勤工俭学学生独立自主、自强自立的能力。他们勇于面对挑战,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
适应能力强:身处陌生的文化环境,留法勤工俭学学生能够迅速适应,融入当地社会。他们学习语言、了解风俗习惯,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经济意识强:由于需要承担部分学费和生活费,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具有较强的经济意识。他们合理安排时间,兼顾学习和打工,注重开支管理。
韧性与毅力:勤工俭学之路充满艰辛和挑战,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展现出了顽强的韧性和不屈的毅力。他们不畏困难,迎难而上,坚持完成学业。
多元背景:留法勤工俭学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和家庭环境。他们既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和博士生;既有经济富裕的学生,也有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积极向上:留法勤工俭学的学生积极向上,渴望通过勤工俭学实现自己的目标。他们主动寻求机会,提升自身能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