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颚整形选择削骨(截骨)还是磨骨(骨磨削),需根据个人面部基础、骨骼情况以及期望效果综合评估。以下是两种方式的对比和选择建议:
1. 削骨(截骨术)
适用情况:
骨骼肥大突出明显(如下颚角外翻、方形脸严重)。
需要大幅改变下颌轮廓(如缩小下巴宽度或调整下颌线条)。
效果:
改变幅度大,可彻底重塑下颌角形态,效果更显著。
适合追求“V脸”或明显柔化轮廓的人群。
缺点:
手术创伤较大,恢复期较长(通常13个月)。
技术难度高,需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以避免神经损伤或不对称风险。
可能需配合固定骨骼(如钛钉)辅助愈合。
2. 磨骨(骨磨削术)
适用情况:
骨骼问题较轻(如下颚角轻微突出或局部不平整)。
仅需微调轮廓,保留原有骨骼结构。
效果:
创伤较小,恢复较快(约24周)。
适合希望自然修饰、避免大幅改变的人群。
缺点:
改善幅度有限,不适合严重骨骼肥大者。
过度磨骨可能导致骨质增生或术后线条不流畅。

如何选择?
骨骼条件优先:
若骨质厚、下颌角宽大,削骨更有效;若仅需局部平滑,磨骨可能足够。
审美需求:
追求明显变化选削骨,倾向微调选磨骨。
医生建议:
通过CT或3D影像评估骨骼结构,由专业医生制定方案。
注意事项
风险控制:削骨对医生技术要求极高,需确认资质和案例经验。
术后护理:两者均需严格遵医嘱,避免感染或过度运动影响愈合。
个体差异:部分人可能需要联合术式(如削骨+磨骨),或配合脂肪填充达到自然效果。
建议面诊时与医生详细沟通,结合影像分析和个人需求选择最安全、有效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