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下颚和磨骨手术有什么区别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朱婧一 上传提供



切下颚(下颌角截骨术)和磨骨手术是两种常见的颌面轮廓整形手术,主要针对下颌骨(下颚)的调整,但操作方式和适用情况有所不同。以下是两者的主要区别:

1. 手术方式

切下颚(下颌角截骨术)

直接切除部分下颌骨,通常用于改善下颌角过宽或外翻的问题。

通过截断或切除下颌角的突出部分(如“L型”或“长曲线”截骨),重塑下颌线条。

适合骨骼肥大明显的患者,效果更显著,能从根本上改变骨骼结构。

磨骨手术(下颌骨磨削术)

通过磨削工具将突出的骨骼表层磨薄,减少骨量,但不会切除大块骨骼。

通常用于轻微骨骼突出或需要精细调整的情况(如下颌边缘平滑)。

适合骨骼问题较轻的患者,或作为截骨术的辅助手段。

2. 适用人群

切下颚:

下颌角角度过小(接近直角)、骨骼宽大或外翻。

希望明显缩小脸型(如“国字脸”变“V脸”)。

磨骨手术:

下颌角轻微突出或不对称,需局部修饰。

追求自然微调,或术后结合截骨进一步优化。

3. 效果对比

切下颚:改变幅度大,脸型变化明显,适合骨骼问题严重者。

磨骨:效果较柔和,适合小范围调整,但对重度骨骼问题改善有限。

4. 创伤与恢复

切下颚:

创伤较大,需全身麻醉,术后肿胀明显,恢复期较长(1~3个月)。

需固定骨骼,可能伴随短暂张口困难。

磨骨手术:

创伤较小,恢复较快(2~4周),肿胀较轻。

无需大范围截骨,但对医生技术精度要求高。

5. 风险与注意事项

共同风险:感染、神经损伤(可能导致下唇麻木)、不对称等。

切下颚风险更高:如截骨不当可能导致骨折或轮廓不流畅。

磨骨局限性:过度磨骨可能削弱骨骼强度,或效果不持久。

如何选择?

骨骼问题严重(如方形脸、下颌角外翻)→ 优先考虑切下颚。

轻微调整(如边缘平滑、小范围缩窄)→ 可选择磨骨。

复合问题:医生可能建议联合两种术式(如截骨后磨削塑形)。

重要提示

需通过专业影像(如CT或X光)评估骨骼形态,由资深颌面外科医生制定方案。

中国卫生部规定,此类手术必须在三级整形医院或综合医院进行,确保安全。

建议术前详细咨询,明确自身需求与手术预期,并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

网站温馨提醒 还有整形疑惑?想了解更多整形医院价格信息?可以点击【在线咨询】与整形顾问一对一沟通,免费为您提供医院对比、医生对比、价格对比等服务喔~!
相关推荐
预约医院医生
咨询整形价格 3
免费看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