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留学生数量计算(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2017)
- 作者: 王子赫
- 发布时间:2024-05-10
1、来华留学生数量计算
近年来,来华留学人数不断攀升,成为促进中国教育国际化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计算来华留学生数量并非易事,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 官方统计数据:
教育部公布的来华留学生数量,主要基于各教育机构上报的注册数据。这些数据较为官方,反映了在学来华留学生的规模。
2. 非官方统计:
由于部分来华留学生可能未注册或注册信息不完整,官方统计数据可能存在一定偏差。因此,需要通过非官方渠道,如行业协会、留学机构等,获取补充数据。
.jpg)
3. 定义标准:
对于来华留学生的定义,不同机构可能存在差异。例如,教育部将攻读学位的国际学生定义为来华留学生,而公安部则涵盖所有持有留学签证的人员。
4. 短期留学生:
.jpg)
短期留学生是指在华学习时间不足六个月的人员,通常不计入官方统计数据。但由于数量庞大,在计算总体来华留学生数量时需要考虑。
5. 数据汇集整合:
来自不同渠道的数据需要汇集、整合,以得到较为全面的统计结果。这一过程涉及数据清洗、有效性验证和标准化处理。
通过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可以较为准确地计算来华留学生数量。这一数据不仅具有统计意义,也为政策制定、教育资源配置和国际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参考。
2、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2017
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 2017
2017年,中国共接待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的来华留学生489289人,同比增长10.9%。其中:
国籍分布:
韩国(75727人)
泰国(32349人)
美国(24820人)
巴基斯坦(23179人)
印度(18719人)
专业分布:
工学(133536人)
经济学(75395人)
管理学(67249人)
理学(66194人)
文学(31774人)
学历分布:
本科(230489人)
硕士(151302人)
博士(74913人)
语言学习(32585人)
年龄分布:
18-22岁(191706人)
23-27岁(187256人)
28岁以上(110327人)
来源地分布:
亚洲(321486人)
欧洲(60632人)
非洲(43551人)
美洲(36378人)
大洋洲(26242人)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来华留学工作,不断完善政策法规,改善留学环境,吸引更多优秀外籍学生来华学习。
3、来华留学生2021
2021年,来华留学生呈现出新趋势与新特点。
人数稳步增长:
尽管受疫情影响,但来华留学生人数仍持续增长。截至2021年10月,来华留学生总数已达49.6万,同比增长约6.6%。
来源国多样化:
来华留学生来源国继续多元化,其中来自韩国、泰国、日本、越南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占比最高。近年来,来自美国、英国等欧美国家以及非洲、拉丁美洲的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学科专业选择多元:
来华留学生选择的学科专业更加多样化,除了传统优势专业外,也有越来越多学生选择工科、商科、文学、艺术等领域。
求学体验提升:
中国高校不断完善留学生服务体系,为留学生提供更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许多高校开设中文课程、设立留学生奖学金,并组织丰富的文化交流活动,帮助留学生融入中国社会。
就业前景看好: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来华留学生在华就业前景广阔。特别是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专业技术技能的留学生,备受用人单位青睐。
2021年中国迎来了更多来华留学生,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和文化背景,选择多元化的学科专业,并享受着不断提升的求学体验和就业前景。
4、来华留学生数量统计
近年来,来华留学生数量呈现稳步增长态势。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2022年,中国共有52.98万人次来华留学,比上年增长8.3%。其中,本科生23.1万人次,硕士研究生13.6万人次,博士研究生6.3万人次。
按国家和地区划分,韩国、泰国、巴基斯坦、俄罗斯和印度是来华留学生的主要来源国。其中,韩国连续多年位居第一,2022年有12.02万人次来华留学。
来华留学生的专业分布也较为广泛,以经济、管理、工学、医学和教育等学科为主。其中,工学专业最受留学生欢迎,2022年有17.2万人次来华攻读工学学位。
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来华留学生工作,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吸引更多优秀的外国学生来华学习。同时,中国高校也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海外高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为来华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来华留学生的持续增长不仅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也有助于提升中国高校的国际化水平,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未来,中国将继续秉持开放包容的政策,吸引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来华学习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