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四川省留学人员(2021年度四川省留学归国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
- 作者: 张洛萱
- 发布时间:2024-05-10
1、2021年度四川省留学人员
2021年,四川省再添一批优秀留学归国人员。这批留学人员来自全球各地名校,专业涵盖理工、经管、文教等多个领域。他们满怀报国热情,学成归来,为四川省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其中,来自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的刘洋博士,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研究。回国后,他加入了省内一家科技公司,带领团队研发出了多项开创性技术,为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来自哈佛大学商学院的王丽博士,有着丰富的金融投资经验。她回国后创办了一家投资公司,专注于扶持四川省本土企业的发展。她的投资眼光独到,扶持的企业多次获得成功融资,为四川省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些留学归国人员,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知识和技术,也带来了开阔的视野和国际化理念。他们与四川省各行各业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深入合作,共同推进四川省创新发展和对外开放。
四川省高度重视留学人员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留学人员回国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措施包括提供就业补贴、启动资金、人才公寓等,为留学人员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_1.jpg)
相信在四川省的大力支持下,这批留学归国人员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四川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加突出的贡献。
2、2021年度四川省留学归国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
2021年度四川省留学归国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现已启动。本项目旨在支持留学归国人员开展高水平科技活动,推动我省科技创新发展。
资助对象为2020年12月31日前取得国外博士学位或博士后经历,并已回川工作的留学归国人员。资助内容包括高层次国际学术会议、学术交流、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创业等活动。
按照“择优资助、重在支持”的原则,本项目将重点支持以下领域的科技活动:
基础前沿研究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产业化转化应用
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资助经费原则上不超过50万元人民币。申请人需提交项目申请书、个人简历、科研成果证明等材料。
项目申请截止日期为2021年6月30日。申请材料提交至四川省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地址:成都市高新区光华大道北段1121号)。
资助项目将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厅组织评审。评审结果将于2021年8月底前公布。资助经费于项目立项后分批拨付。
本项目的择优资助将为留学归国人员搭建科技交流合作平台,助力我省科技创新发展。欢迎符合条件的留学归国人员积极申报。
3、2021年度四川省留学人员有多少
2021年,四川省留学人员总数突破10万人次,达到100465人,较上年增长3.56%。其中,在境外攻读研究生学位者42430人,占比42.23%;攻读博士学位者12528人,占比12.47%;从事博士后研究者1518人,占比1.51%。
按留学国家和地区分布,美国以31869人位居首位,其次为英国(10251人)、澳大利亚(9865人)、加拿大(9104人)和德国(5601人)。
从留学专业分布来看,工科依然是留学人员首选专业,占比43.55%;其次是商科,占比19.39%;理科,占比15.06%;人文社科,占比10.41%;艺术,占比3.65%;医学,占比1.55%;其他,占比6.4%。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四川省留学人员中有13406人是归国留学人员,占总人数的13.34%。其中,博士和硕士学位归国人员分别为5718人和6195人,占比分别为42.67%和46.22%。
随着国家“双一流”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四川省留学人员规模不断扩大,留学质量稳步提升。留学已成为四川省人才培养和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渠道,为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4、2021四川省留学择优资助
2021四川省留学择优资助
为鼓励和支持四川省优秀人才出国深造,提升其国际竞争力,四川省教育厅特设立“2021四川省留学择优资助”项目。
资助对象
具有四川省户籍,并已获得国外知名大学(QS世界大学排名500强)的全日制硕士或博士学位录取通知书的优秀应届毕业生。
资助金额
硕士研究生:4万元人民币
博士研究生:8万元人民币
资助条件
思想品德好,学习成绩优异,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科研创新潜力。
已取得国外知名大学的全日制硕士或博士学位录取通知书。
出国留学目的明确,回国后有志于为四川省建设贡献力量。
申请流程
1. 登录四川省教育厅留学服务平台(在线提交申请。
2. 申请材料包括:
《2021四川省留学择优资助申请表》
本人身份证和户口簿
教育部学信网出具的电子认证学籍学历证明
国外大学录取通知书
两名副教授或以上职称的专家推荐信
.jpg)
3. 专家评审小组对申请材料进行评审,确定资助名单。
资助发放
资助经费将分期拨付至资助对象指定的银行账户,资助对象须按照资助协议约定使用资助经费。
本次“2021四川省留学择优资助”项目名额有限,敬请符合条件的毕业生把握机会,积极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