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2021教育部低龄留学(2021教育部低龄留学政策解读)

  • 作者: 杨欣桐
  • 发布时间:2024-05-10


1、2021教育部低龄留学

2021年,为响应国家加强青少年发展规划,教育部出台了《关于规范和加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出国留学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将加强对低龄留学的管理。通知中指出:

申请出国留学的学生原则上应具有高中或同等学历。

未满18周岁的学生出国留学,须由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陪同。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留学中介机构的监管,严厉打击违规招生行为。

这一通知旨在规范和完善低龄留学管理,保障未成年学生的合法权益和健康成长。通知强调:

低龄留学应以保障学生安全、健康、合规为前提。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低龄留学的宣传和引导,让学生和家长充分了解出国留学的利弊。

教育部将建立和完善低龄留学管理信息系统,加强信息共享和监管。

通过加强对低龄留学的管理,教育部旨在为未成年学生创造安全、规范的出国留学环境,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业发展。同时,此举也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让更多有志向的学生有机会接受优质教育。

2、2021教育部低龄留学政策解读

2021年教育部低龄留学政策解读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精神,规范中小学生出国留学行为,保护其合法权益,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出国留学管理的通知》。

政策要点解读:

限制低龄留学:原则上禁止公办中小学在编在册学生出国留学。

留学审批程序:需经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同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留学年龄门槛:未满16周岁的中小学生不得出国留学。

留学时间限制:原则上不得超过一学年。

留学原因限制:禁止因学历教育而出国留学。

留学资格限制:综合素质评价良好,无违纪违法记录。

政策目的:

保障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受教育权。

规范留学行为,防止过度留学和随意出国。

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自豪感。

维护我国教育主权和国家安全利益。

政策影响:

有效遏制低龄留学现象,促进基础教育健康发展。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留学观,避免盲目跟风。

为学生提供更加安全、规范的留学环境。

教育部呼吁家长和学生理性看待留学,综合考虑学生年龄、心理成熟度等因素,慎重做出留学决定。同时,提醒留学机构严格遵守规定,规范招生和服务行为。

3、中国留学生低龄化趋势明显

中国留学生低龄化趋势明显

近年来,中国留学生低龄化趋势日益明显。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选择在高中甚至初中阶段前往海外留学。这一趋势的背后有多种因素推动。

中国家庭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家长们希望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海外留学被视为一条重要的途径。

中国高等教育竞争激烈,高考压力大。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为了避免竞争,选择在中学阶段出国留学,为自己增加升学优势。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出国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还能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低龄留学也存在一些挑战。年幼的学生独自在海外生活和学习,面临着语言障碍、文化差异和生活自理等方面的困难。家长和学校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帮助学生适应海外生活。

中国留学生低龄化趋势的持续发展,反映了中国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和中国与世界教育交流的加强。低龄留学也需要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和安全保障,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健康成长。

4、中国低龄留学生报告出炉

中国低龄留学生报告出炉,2023年低龄留学生人数再创新高

近年来,中国低龄留学生数量持续增长,已成为全球最大低龄留学生群体。近日,一份关于中国低龄留学生的报告出炉,对2023年中国低龄留学生人数、留学目的地、留学动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报告显示,2023 年中国低龄留学生总数已超过 150 万,较上年增长 10%。其中,美国仍是低龄留学生首选目的地,占比超 40%。其次是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新加坡、日本等亚洲国家也受到越来越多低龄留学生的青睐。

在留学动机方面,接受更好的教育和提升语言能力仍是低龄留学生的主要原因。开阔眼界、体验不同文化、为未来职业发展做准备等因素也成为重要考量。

值得注意的是,低龄留学趋势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报告指出,部分低龄留学生面临着适应困难、学业压力大、心理健康问题等挑战。因此,家长和教育机构需要加强对低龄留学生的监护和支持,帮助他们顺利度过留学阶段。

总体而言,中国低龄留学热潮仍在持续,学生和家长应理性看待留学,充分了解留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做好充分准备,为低龄留学生创造更好的留学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