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适合通过垫下巴来改善脸型效果,需结合个人面部基础综合判断。以下是关键分析要点:
一、需评估的基础条件
1. 下颌比例测量
用三庭五分法确认下巴长度:下庭(鼻底下巴)应≈中庭(眉弓鼻底),若短于中庭1/3以上则适合延长。
颏唇沟深度应为4mm左右,过浅(<2mm)会显后缩。
2. 骨骼轮廓评估
正面观下颌角间距>颧骨间距时,属真性下颌宽大,单纯垫下巴可能加剧"U型脸"。
侧面观SNB角<78°(颅底鼻根颏点夹角)提示下颌发育不足。
二、适配方案选择
1. 假体类型匹配
方形脸建议选择自然过渡的卵圆形硅胶假体(高度增加≤5mm)
长窄脸适合水滴型膨体(重点增加颏部突度而非长度)
2. 联合改善方案
伴下颌角外翻者需先行骨骼手术,术后6个月再评估下巴需求
脂肪堆积型可结合吸脂+玻尿酸下巴精雕(维持1824个月)
三、风险预警指标
颏神经安全区:假体植入需距下颌缘≥6mm
动态评估:大笑时颏肌紧张者需配合肉毒素放松
骨吸收率:年吸收量>15%需考虑假体置换
建议流程:先进行CBCT三维扫描,测量颏孔位置与骨密度,再通过VECTRA 3D模拟不同方案效果。数据显示,联合改善方案满意度(92%)显著高于单一垫下巴(67%)。最终需由有颌面整形资质的医生面诊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