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一号留学预警(教育部发布2017年第1号留学预警)
- 作者: 郭瑶吉
- 发布时间:2024-07-19
1、教育部一号留学预警
教育部一号留学预警,为中国学生海外求学保驾护航
教育部日前发布“一号留学预警”,旨在提醒广大计划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及家长,在选择留学目的国和机构时提高警惕,确保留学安全和权益。
预警提示,一些国家和地区存在留学风险隐患,如:
虚假招生、文凭造假
学费和生活费高昂
教学质量低下
社会治安较差
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
教育部建议学生和家长在选择留学目的地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水平和信誉
院校的资质和排名
课程的专业性
当地生活环境
个人语言能力和适应能力
同时,学生和家长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充分了解留学目的国和学校的信息,避免轻信虚假宣传。
与学校直接联系,核实招生信息和入学要求。
_1.jpg)
签订正规的留学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做好经济预算,确保留学期间的费用充足。
妥善安排住宿、保险和医疗等事宜。
教育部一号留学预警为中国学生海外求学提供了及时有效的预警信息。学生和家长应认真对照预警内容,谨慎选择留学目的地和机构,保障留学安全和权益。
2、教育部发布2017年第1号留学预警
2017年1月20日,教育部发布2017年第1号留学预警,提醒广大留学人员高度重视安全防范,充分了解留学目的地的社会治安和法律法规,增强安全意识,采取切实措施,保障自身安全。
近来,部分国家安全形势复杂,发生多起针对外国留学生的犯罪案件,如抢劫、盗窃、绑架等。教育部提醒广大留学人员密切关注当地安全局势,高度警惕安全风险,切实采取以下安全防范措施:
1. 出行安全:尽量避免单独夜间外出,选择人流密集的路线,不携带大量现金或贵重物品,遇紧急情况及时报警。
2. 居住安全:选择安保措施完善、治安良好的住宿地点,定期检查门窗和安全设施,与房东或管理人员建立良好关系。
3. 财物安全:妥善保管护照、身份证等重要证件,使用密码锁或RFID屏蔽袋保护个人信息,不向他人透露财务状况。
4. 网络安全:使用公共Wi-Fi时保护个人隐私,谨防网络诈骗,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或下载可疑软件。
5. 遵纪守法:尊重当地法律法规,遵守交通规则,避免与人发生冲突,维护自身形象和国家声誉。
教育部还强调,留学生遭遇紧急情况时,应及时向所在学校、中国驻外使领馆报告,并寻求帮助。同时,建议家长和留学生保持密切联系,关注留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3、教育部2021年第1号留学预警
教育部2021年第1号留学预警:警惕虚假招生和合作办学
教育部发布《2021年第1号留学预警》,提醒广大出国留学人员谨防虚假招生和合作办学。
该预警指出,近期有部分不法机构利用国内学生出国留学需求旺盛的心理,以虚假招生、合作办学等方式实施欺诈。此类机构通过伪造虚假入学通知书、编造不存在的大学或项目,诱骗学生缴纳高额费用。
教育部强调,虚假招生和合作办学严重侵害了学生的合法权益,也损害了正规教育机构的声誉。教育部提醒出国留学人员:
选择合法留学机构: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或中国驻外使领馆认证的合法留学机构办理出国留学事宜。
核实院校和项目:在教育部涉外监管信息网或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网站查询院校和项目真实性。
签订正规合同:与合法留学机构签订正规留学合同,明确留学目的、费用、服务内容等。
抵制高额费用:切勿轻信低价留学广告,正规留学费用有一定标准。
保存证据:保留与留学机构的所有沟通记录和费用凭证,以便出现问题时维权取证。
教育部呼吁广大出国留学人员增强防范意识,避免上当受骗。同时,相关部门将依法打击虚假招生和合作办学行为,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4、教育部不久前曾发出留学预警
近期,教育部发布留学预警,提醒计划出国留学的学子注意潜在风险。
随着全球形势的变化和疫情的影响,出国留学面临着一定的挑战。教育部呼吁学生慎重考虑出国留学的计划,并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
预警中指出,某些国家和地区可能存在签证延迟、入境受限、学费上涨、生活成本增加等问题。同时,远程授课模式也存在教学质量、学术认可度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担忧。
教育部建议学生在选择留学目的地时,应全面了解目标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以及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学生还需充分评估自身的经济实力、语言能力和适应能力。
对于已经确定出国留学的学生,教育部提醒应做好以下准备:
充分研究留学目的地,选择信誉良好的学校和专业。
确保获得必要的签证和居留许可。
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尊重当地文化习俗。
提前做好学费和生活费的预算,确保经济上的保障。
掌握必要的安全防范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教育部强调,出国留学是一项重大学术和人生选择,学生应在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后,慎重做出决定。同时,教育部将持续关注留学领域的动态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保障学生的安全和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