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款留学生什么意思(庚款留学出现的原因和积极影响)
- 作者: 郭熙宁
- 发布时间:2024-05-19
1、庚款留学生什么意思
庚款留学生指的是清政府因义和团运动被镇压后与各国签订《辛丑条约》,其中中国赔偿4.5亿两白银,各国将其中一部分退还给中国,作为资助中国留学生赴美留学的资金。
1908年,清政府设立“游美学务处”,派遣首批庚款留学生赴美,后来逐渐增加资送名额。庚款留学生最初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后来扩展到社会科学、教育学等领域。
庚款留学生为中国近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学成归国后,成为各个领域的精英,在科学、文化、教育、工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胡适、竺可桢、梅贻琦、赵元任等著名学者都是杰出的庚款留学生。
庚款留学制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教育改革举措,它促进中国人才的培养,为中国近代化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庚款留学制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开放和多元的留学政策。
2、庚款留学出现的原因和积极影响
庚款留学的出现与义和团运动密不可分。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导致清政府与各国签订《辛丑条约》,其中规定清政府需赔款4亿5千万两白银,分39年还清。这笔赔款的1/4,约合980万两白银,被美国退还给中国,指定用于派遣留学生赴美学习。
庚款留学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1. 培养了近代知识分子:庚款留学生赴美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哲学和社会学等诸多领域知识,成为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重要来源。他们学成归国后,在教育、科学、文化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2. 促进中美交流:庚款留学促进了中美之间的交流。留学生在美国学习和生活,近距离了解西方文化和社会,促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
3. 推动中国近代化:留学生学成归国后,将西方先进理念和技术带回中国,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他们参与建立新式学堂、科研机构和工业企业,为中国的科技、经济和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4. 拓展国际视野:庚款留学拓宽了中国人的国际视野。留学生在国外接触到不同文化和思想,促进了他们的全球意识,使他们对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5. 为社会进步奠定基础:庚款留学培养的知识分子为中国社会进步奠定了基础。他们传播进步思想,倡导民主、科学和教育,为中国思想解放和社会变革作出了贡献。
3、庚款留学和哪个战争有关
庚款留学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息息相关。
庚子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条约中规定,中国向八国联合国赔偿巨额白银4亿5千万两,分39年还清。
为了弥补战争带来的损失,清政府将这笔赔款中的一部分,即每年120万两白银,用于派遣学生出国留学,史称“庚款留学”。
.jpg)
庚款留学始于1909年,至1946年停办,历时37年。在这期间,中国政府共选派了4,702名学生赴美、英、法、德、日等国留学,他们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各个领域。
庚款留学对近代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留学归国的学子带来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观念,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急需的专业人才,极大地促进了中国近代科学、教育、工业和政治等各方面的现代化进程。
4、庚款留美生前三批名单
1908年至1911年,清政府先后选派了三批留美学生,史称庚款留美生。
第一批:1908年
严修、唐文治、钟毓龙、张金鼎、温树德、张伯苓、金邦正、李健厚、董康、孙昌基、萧友梅、江文汉、赵凤昌、周诒春、陈重远、李登辉、王寅春、吴承仕、邹恩元、洪怡生、阮囊星、张彭春、李国钦、黄士衡、郑曾同、陈郁、吴钧衡、蒋宗浧、严子均、刘鸿生、张继烈、方觉慧、陈伯庄、刘伯明、宋耀如、刘汝霖、李应甲、刘敏学、孙振生、林斯民、盛康年、王尚荣、朱贺年、姚汉清、陈刚。
第二批:1909年
张伯英、徐崇清、唐增田、陈福林、汪僘、唐乃安、王星拱、谢彬、朱履先、刘公武、郑华炽、周炳琳、吴定昌、潘序伦、黄际遇、陈能宽、杜佐周、李炳仁、胡仁源、李仪祉、辜鸿铭、汤兆颐、刘尊棋、朱树人、胡受之、洪秀全、王正廷、吴翘才、杨保彝、王用斌、沈钧。
第三批:1911年
罗忠忱、庄闻实、伍崇枢、詹天佑、王季烈、王季高、刘静庵、刘英、余经富、李湛英、周学熙、周子通、杜振东、陶履恭、郑清之、王香莲、陆绍文、张继先、张光焘、袁振英、夏廷樾、林开詵、陈光谱、赵世炎、陈翼龙、李嘉裿、李名扬、杨志鸿、范宁、黄侃、冯梦龙、赵执信、张国淦、杨昌济、宋教仁、陶成章、陈天华、蔡元培、李大钊、胡适、陈独秀、鲁迅、胡适之、蒋介石、毛润之、周恩来、朱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