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上海留学生落户社保(上海留学生落户社保断了几个月有什么影响)

  • 作者: 杨雪澈
  • 发布时间:2024-05-24


1、上海留学生落户社保

上海留学生落户社保

对于在上海留学的留学生来说,落户上海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选择。落户不仅可以享受上海户籍的福利待遇,还可以在求职、购房、社保等方面带来诸多便利。而社保缴纳是落户上海的基本条件之一。

按照上海市现行规定,留学生在毕业后两年内申请落户上海,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持有有效期内的上海居住证(有效期为2年);

连续缴纳上海社保满6个月;

实际居住地位于本市且在法定就业年龄内;

符合上海市积分核定标准。

因此,留学生在毕业后应第一时间办理上海居住证并开始缴纳社保。目前,留学生可通过以下渠道缴纳上海社保:

个人参保:前往指定社保经办网点办理参保手续。

单位参保:由在沪工作单位代为缴纳社保。

需要注意的是,留学生的社保缴纳必须以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进行,社保缴纳档次可以自行选择。缴纳满6个月后,留学生可以凭相关材料向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落户。

落户上海后,留学生将享受到与上海户籍人员同等的社保福利,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等。留学生还可以享受上海的购房优惠政策,以及在子女教育、公共交通等方面的便利。

因此,对于在上海留学的留学生来说,及时缴纳社保对于落户上海至关重要。留学生应积极了解相关政策,并做好相应的准备,以顺利实现落户上海的梦想。

2、上海留学生落户社保断了几个月有什么影响

上海留学生落户社保断了几个月的影响:

落户资格失效:社保断缴超过3个月,将导致留学生落户资格失效,需要重新申请。

积分清零:留学生落户积分有效期为12个月,社保断缴会中断计算积分时间,导致已积累积分清零。

落户时间延迟:社保断缴期间不计入落户积分计算,将延长落户时间。

重新申请复杂:重新申请落户需要重新提交材料、审核,程序较复杂,且审核通过率较低。

影响居住证续签:社保断缴影响居住证续签,可能导致居住证无法续签或续签困难。

影响就业:一些企业和岗位对社保连续缴纳有要求,社保断缴可能会影响求职和工作稳定性。

补救措施:

如果出现社保断缴情况,留学生应尽快补缴社保,并向相关部门说明断缴原因,争取补救。同时,积极与学校和落户指导部门沟通,寻求帮助。

3、上海留学生落户社保基数标准2023年

2023年上海留学生落户社保基数标准

根据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的《关于留学生落户基数调整的通知》,2023年起,留学生落户上海的社保基数标准进行了调整。

具体调整如下:

| 社保类型 | 2023年基数标准 |

|---|---|

| 养老保险 | 2989元 |

| 医疗保险 | 3426元 |

| 失业保险 | 1385元 |

| 工伤保险 | 574元 |

| 生育保险 | 615元 |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基数标准为月均值,实际缴纳金额根据个人工资水平而有所不同。

留学生在落户上海时,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缴费基数。社保基数越高,缴纳的费用越多,享受的待遇也相应提高。但是,基数过高也会增加经济负担,因此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出选择。

留学生落户上海还需满足以下条件:

持有上海市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上海市留学回国人员证明》;

近三年内在中国境内无户籍;

符合上海市落户基本条件(学历、工作经历等);

缴纳上海市社会保险满6个月。

留学生落户上海后,可享受与上海户籍居民同等的福利待遇,如教育、医疗、住房等。

4、上海留学生落户社保缴费标准2021

上海留学生落户社保缴费标准2021

根据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规定,2021年留学生落户上海需要缴纳社保。缴费标准如下:

养老保险:

个人缴费:按月工资收入的10%

单位缴费:按月工资收入的16%

医疗保险:

个人缴费:按月工资收入的2%

单位缴费:按月工资收入的7%

失业保险:

个人缴费:按月工资收入的0.5%

单位缴费:按月工资收入的1%

工伤保险:

由单位缴费,比例根据行业风险等级确定,一般在0.5%-3%之间

生育保险:

由单位缴费,比例为月工资收入的0.8%

缴费基数:

缴费基数为留学生工作所在地的前一年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2021年上海市社会平均工资为12645元。因此,缴费基数为:

养老保险:12645元/月

医疗保险:12645元/月

失业保险:12645元/月

工伤保险:根据行业风险等级确定

生育保险:12645元/月

按照上述标准,留学生需要缴纳的社保费用大约为每月1748元(养老保险:1264.5元;医疗保险:252.9元;失业保险:63.23元;工伤保险:视行业风险等级而定;生育保险:101.16元)。

需要注意的是,缴费标准可能会根据上海市的政策调整而变化。留学生在落户前应及时咨询相关部门,确认最新的缴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