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落户天津优惠(天津留学生落户政策2020年截止)
- 作者: 王梨珂
- 发布时间:2024-05-17
1、留学生落户天津优惠
留学生落户天津优惠政策
近年来,天津市为吸引和留住海外高层次人才,出台了一系列落户优惠政策,其中针对留学生更是提供了诸多利好。
条件要求
符合条件的留学生需满足以下要求:
取得国外院校硕士及以上学位
已获得天津市工作单位接收函
无犯罪记录
落户方式
留学生可通过以下方式落户天津:
直接落户:满足条件后可直接办理天津市户口
人才引进:通过天津市人才引进政策落户,享受相应补贴
优惠政策
落户天津的留学生可享受以下优惠政策:
户口办理便捷:无需居住证转换,可直接落户
住房补贴:最高可获10万元购房补贴
人才公寓:可申请政府提供的低租金人才公寓
就业服务:提供就业指导、职业培训等服务
子女教育:可优先入学天津市优质学校
办理流程
留学生落户天津的办理流程一般如下:
准备材料:学历学位证明、工作接收函、无犯罪记录证明等
提交申请:向天津市人才服务中心提交申请材料
审核受理:人才服务中心对材料进行审核
落户办理:审查通过后,办理落户手续
天津市政府高度重视留学生人才的引进工作,落户优惠政策的出台为留学生在津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希望更多优秀留学生选择天津,为这座城市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天津留学生落户政策2020年截止
天津留学生落户政策2020年截止
根据天津市政府相关规定,2020年12月31日将是天津市留学生落户政策的执行截止日期。该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留学人员在天津落户。
符合落户条件的留学生包括:
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认可的国外学位或文凭,且学位等级为本科及以上;
在天津市工作或创业,且工作单位或创业企业属于天津市重点产业、新兴产业或高新技术产业;
年龄在45周岁以下;
未享受过国内其他落户优惠政策;
无违法犯罪记录。
留学生落户需要提交以下材料:
.jpg)
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护照、签证或居留许可;
工作证明或创业材料;
身份证或户口簿;
无犯罪记录证明。
留学生落户流程为:
提交落户申请;
资格审查;
公安部门审核;
落户登记。
由于政策截止日期临近,符合条件的留学人员应尽快准备相关材料并提交申请。逾期申请将不再受理。有关具体政策和申请流程,请咨询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或相关出入境管理部门。
3、留学生落户天津新政策2021
留学生落户天津新政(2021)
为吸引和留住海外高层次人才,天津市出台了《关于实施海河英才计划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通知》,新增留学生落户天津便利政策。
一、落户条件
持有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或教育部认证的国外高等教育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
在天津市范围内有稳定的工作单位或创业项目;
符合天津市人才引进评分标准。
二、落户方式
居住证制度:符合条件的留学生可申领天津市居住证,享受与本市户籍人口同等待遇。
落户天津:符合一定条件的留学生,可直接落户天津。
三、评分标准
留学生落户天津的评分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国外高校排名;
学历学位层次;
是否为世界500强企业或国内上市企业;
工作年限;
薪酬待遇;
科研项目情况;
论文发表情况。
四、申请流程
留学生落户天津需通过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线申报系统提交申请材料,具体流程如下:
1. 网上申报:申请人登录“天津市人才服务网”进行网上申报。
2. 材料审核: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
3. 现场核查:申请人携带相关材料前往指定地点进行现场核查。
4. 审批公示:通过审核的申请人信息将在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公示。
5. 领取证件:公示无异议后,申请人可领取天津市居住证或户口本。
五、
天津市留学生落户新政旨在吸引和留住海外高层次人才,为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符合条件的留学生应及时了解相关政策,积极申请落户天津,为自身发展和城市建设做出贡献。
4、天津落户留学生需要什么手续
天津落户留学生所需手续:
第一步:查询落户资格
持有国家承认的本科及以上学历学位证书。
在津有固定住所(产权房或租赁房)。
第二步:准备材料
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
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留学回国人员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就业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房产证或租赁合同原件及复印件。
第三步:提交申请
本人携带材料到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社保局)落户受理窗口提交申请。
提交材料后,工作人员会进行审核并出具受理回执。
第四步:等待审批
审核时间一般为30个工作日。
审批通过后,社保局会通知申请人领取《天津市落户准予证明》。
第五步:办理户口迁移
持《落户准予证明》到申请人原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户口迁移完成后,即可完成落户手续。
注意事项:
申请落户时,需提供原始材料,复印件仅作参考。
如材料不齐全,工作人员会告知并要求补充。
申请落户过程中如有疑问,可咨询社保局工作人员或拨打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