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苏联第一批留学生名单(新中国苏联第一批留学生名单公布)
- 作者: 胡知溪
- 发布时间:2024-06-17
1、新中国苏联第一批留学生名单
新中国第一批赴苏联留学的学生名单:
1950年
理工专业
钱学森(航空动力学)
屠守锷(金属物理)
赵九章(数学)
华罗庚(数学)
.jpg)
周培源(流体力学)
竺可桢(地质学)
社会科学专业
费孝通(社会学)
吴玉章(历史学)
郑振铎(文学)
1951年
理工专业
钱三强(核物理)
徐特立(农业科学)
张光斗(建筑学)
林家翘(无线电学)
罗士章(电机工程)
社会科学专业
郭沫若(文学)
夏衍(戏剧)
翦伯赞(历史学)
后续年份还有多批学生赴苏联留学,对新中国的发展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2、新中国苏联第一批留学生名单公布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为培养建设国家所需的科技人才,经中共中央和苏联外交部协商,苏联同意接收来自中国的第一批留学生。
1950年2月,第一批留学生名单正式公布,共有120名优秀青年入选。他们在国内已修完大学一年级或高中毕业,并经过层层严格选拔。
这批留学生被分配到苏联的莫斯科大学、列宁格勒大学等名校,主修机械、电力、冶金、化学、地质、农业等专业。他们肩负着中国建设的重任,怀揣着振兴国家的梦想,踏上了异国求学的征程。
这批留学生在苏联接受了系统的专业教育和培养,为新中国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学成归国后,成为中国各个领域的骨干力量,在工业、科技、教育、医疗等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第一批留学生的名单如下:
1. 王大珩 (清华大学)
2. 邓稼先 (清华大学)
3. 杨嘉墀 (清华大学)
4. 钱学森 (上海交大)
5. 郭永怀 (清华大学)
.jpg)
6. 林兰英 (南开大学)
7. 钱三强 (清华大学)
8. 赵忠尧 (浙江大学)
9. 严济慈 (清华大学)
10. 何泽慧 (清华大学)
……
3、新中国苏联第一批留学生名单公示
新中国第一批留苏学生名单公示
1950年8月11日,在北京饭店隆重举行了新中国第一批留苏学生欢送大会。中央人民政府总理周恩来亲临大会致辞,勉励留苏学生为建设新中国而努力学习。
第一批留苏学生共计539人,分别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他们涵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业、医学、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
在苏联,这些留学生勤奋刻苦、成绩优异。他们不仅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还深刻了解了苏联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建设经验。归国后,他们成为中国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一批留苏学生的名字永远铭刻在历史的史册中,他们代表着新中国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和对国际合作的渴望。他们的精神和事迹,激励着后辈青年不断求索、为国家发展奉献力量。
4、中国第一批苏联留学生飞机失事
遥远的1925年,一群怀揣着报国热情的青年,满怀希望地踏上了前往莫斯科的征程。他们是中国第一批苏联留学生,肩负着探索新思想、新知识的重任。
一场突如其来的坠机事件,无情地夺走了他们的生命。载有这群年轻生命的飞机在穿越西伯利亚上空时,遭遇了暴风雪,在广袤的森林中坠毁。
飞机上的37名乘客和机组成员全部遇难,其中包括20名中国学生。他们是怀抱理想的学者、满腹经纶的教授,还有来自工农家庭的优秀子弟。他们的陨落,是中国知识界的重大损失。
得知噩耗,国内一片悲痛,苏联政府也深表哀悼。斯大林亲自接见了遇难者家属,并为他们的牺牲表示慰问。为了纪念这些年轻的烈士,中国政府在北京建立了苏联留学生飞机失事纪念碑,永远铭记他们的奉献和牺牲。
那场坠机事件,让中苏两国人民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苏联政府的支持下,中国留学生继续前往莫斯科学习,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
中国第一批苏联留学生飞机失事事件,不仅是一场悲剧,更是中国与苏联友谊的历史见证。他们的牺牲精神,激励着后人奋勇前行,为祖国发展和人民幸福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