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首批官派留学生有谁(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是在什么时期)

  • 作者: 杨苡沫
  • 发布时间:2024-05-10


1、首批官派留学生有谁

首批官派留学生

清朝末年,为了挽救风雨飘摇的国运,统治者开始意识到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1872年,清政府首次官派留美学生,称为“游美肄业局”。这批学生共有30人,被称为“幼童留美”。他们赴美后,分别进入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名校学习机械、土木工程、矿冶等专业。

幼童留美学生中,最著名的是詹天佑。他学成回国后,主持修建了中国第一条自建铁路——京张铁路,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其他回国后也有所成就,成为中国近代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

1873年,清政府又派出了6名留学生赴英国学习海军,这是清朝官派留学史上首次派学生赴欧洲留学。这批留学生学成回国后,成为了中国近代海军的奠基者。

1875年,清政府再派15名学生赴法国留学,学习军事、工程和矿冶等专业。这批留学生学成回国后,也在中国近代军事和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批官派留学生是清末中国开放改革的先驱,他们为中国的近代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的精神和毅力,至今仍激励着后人。

2、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是在什么时期

在19世纪洋务运动之前,中国尚未派遣官派留学生出国学习。1863年,清政府在曾国藩的倡议下,第一次派遣了官费留学生赴美留学,标志着中国官派留学生制度的正式开启。

这批官派留学生共30人,被称为“容闳留美幼童”。他们赴美学习机械、造船、采矿、纺织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并学习英语和西方文化。这批留学生学成回国后,在推动中国近代工业和军事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奠定了基础。

此后,清政府陆续派遣了多批官派留学生出国学习。留学生们主要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军事技术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派遣留学生,清政府希望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思想,以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

在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也继续派遣官派留学生出国学习。民国时期的留学生数量大幅增加,学习领域也更加广泛,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国家公派留学生申请条件

国家公派留学申请条件

国家公派留学项目是由国家提供资助,派遣优秀公民赴国外高校攻读学位或进行科研。申请人需具备以下条件:

基本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

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个别专业有年龄限制)

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身心健康

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无重大违纪违法行为

学历和专业要求:

申请攻读博士学位的申请人需具有硕士学位,成绩优异

申请攻读硕士学位的申请人需具有学士学位,成绩优秀

申请专科和本科学历的申请人需具有高中或相当于高中毕业的学历,成绩优异

专业要求因项目而异,一般需符合国家重点建设学科或紧缺专业

语言要求:

赴英语国家留学者需达到英语标准化考试要求

赴非英语国家留学者需达到相应语种考试要求

其他要求:

获得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的推荐

提交申请材料,包括个人简历、学习计划、研究计划、推荐信等

通过综合素质评审、笔试、英语口试和外派宣讲等选拔环节

符合上述条件的申请人可通过国家公派留学选拔平台或所属单位渠道进行申请。选拔过程竞争激烈,申请人需提前做好准备,积极参加相关培训和咨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申请材料质量。

4、晚清派出去留学生名单

晚清派出去留学生名单

1872年,清政府派遣第一批留学生赴美,开启了我国近代留学史。此后,清政府陆续派出了多批留学生出国学习,以期通过引入西方先进技术和思想,改革国内体制,挽救危局。留学生们主要被派往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学习范围涵盖理工科、文史哲、医学、军事等多个领域。

留学生名单(部分):

美国:

容闳

黄胜

詹天佑

严复

英国:

郭嵩焘

刘锡鸿

张鸣珂

曾纪泽

法国:

薛福成

冯子材

李鸿章

袁世凯

德国:

徐世昌

段祺瑞

冯国璋

曹锟

日本:

朱红灯

江之龙

秋瑾

陈天华

留学生们学成归国后,在各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他们引进了先进技术,培养了专业人才,传播了新思想,为中国的社会改革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