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北京留学生落户人数(北京留学生人才引进落户政策2023)

  • 作者: 郭艺澄
  • 发布时间:2024-05-10


1、北京留学生落户人数

近年来,北京落户政策不断优化,吸引了众多留学生在京发展。根据北京市统计局数据,2022年,北京新增落户留学生1.1万人,创历史新高。

留学生落户的主要方式包括留京就业和创业。其中,留京就业落户占比最高,达到60%以上。随着北京产业转型升级,高精尖人才需求不断增加,对留学生而言,就业机会也随之增多。

留学生创业落户也呈现增长态势。2022年,北京新增留学生创业落户人数超过1000人。北京完善留学生创业政策,提供创业孵化基地、资金扶持等服务,鼓励留学生在京创新创业。

留学生落户人数的增加,为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留学生的国际视野、创新思维以及专业技能,有助于推动北京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同时,留学生落户也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增进了北京与世界各国的联系。

展望未来,北京将继续优化落户政策,吸引更多优秀留学生在京发展。通过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北京将为留学生打造一个充满机遇和活力的城市。

2、北京留学生人才引进落户政策2023

北京留学生人才引进落户政策2023

一、适用对象

在境外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且符合北京市人才引进条件的留学人员。

二、落户方式

直接落户:符合条件的留学生可直接落户北京。

引进落户:留学生受聘于北京市重点用人单位,并在工作满1年以上后,可申请引进落户。

三、申请条件

基本条件:

获得境外硕士及以上学位

持有有效护照和北京市居住证

无犯罪记录

引进落户条件:

受聘于重点用人单位

工作满1年以上

其他特殊条件:

获得国家级或北京市级奖项的留学生

符合北京市产业发展方向的留学生

在海外知名高校获得博士学位的留学生

四、申请流程

留学生本人向申请单位人事部门提交申请材料。

申请单位经审核后,向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出引进落户申请。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受理申请,审核材料,做出批准或不批准的决定。

五、所需材料

境外学位证书、成绩单

护照、北京市居住证

申请单位出具的聘用证明

相关证明材料(如获奖证书、科研成果等)

六、注意事项

留学人员需在规定期限内完成落户手续。

落户后,留学生需遵守北京市的户籍管理规定。

有关政策和实施细则如有更新,以北京市有关部门发布的最新信息为准。

北京市通过此政策,旨在吸引更多高层次的留学生人才,为北京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符合条件的留学生可通过多种方式落户北京,享受北京户籍带来的各项福利和政策优惠。

3、北京留学生落户365天怎么算

北京留学生落户365天如何计算

留学生落户北京的365天是指自获得北京市工作许可之日起,在京实际居住、工作并缴纳社保连续满365天。具体计算方式如下:

起始日期:

获得北京市工作许可的日期。

终止日期:

在京实际居住、工作并缴纳社保满365天后的日期。

计算规则:

365天需连续计算,中断一天均视为不满足条件。

居住需提供在京实际居住地址证明,如房屋租赁合同、居住证等。

工作需提供在京合法工作的证明,如劳动合同、社保证明等。

社保需按北京市规定缴纳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五项社会保险。

注意事项:

落户期间工作单位不能变动,否则需重新计算365天。

居住地址不能变动,否则需提供新地址证明。

社保缴纳不能中断,否则需补缴相关费用。

温馨提示:

留学生落户北京涉及多个部门,需提前咨询相关政策并准备齐全材料。建议在落户前准备好相关资料,并密切关注政策变化,以免错过重要信息。

4、留学生北京落户政策2023

留学生北京落户政策2023

为吸引和留住更多优秀国际人才,北京市出台了最新的留学生落户政策(2023年)。该政策旨在为留学生提供更加便捷的落户途径,促进北京市国际人才队伍建设。

落户条件:

1. 学历要求:拥有北京市认可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硕士及以上学位,或拥有学士学位且在京工作满4年。

2. 年龄要求:45周岁(含)以下。

3. 工作要求:在京拥有稳定工作,且与所学专业或职业相关,年薪达到一定标准(具体标准视专业而定)。

4. 无违法犯罪记录:无刑事处罚记录或治安管理处罚记录。

5. 其他条件:符合北京市人才引进政策的其他条件。

落户流程:

1. 申请材料准备:护照、签证、学位证书、工作证明、无犯罪记录证明等。

2. 提出申请:通过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上申报系统提交申请。

3. 材料审查:相关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符合条件者进入审核流程。

4. 资格审核:相关部门进行资格审核,审核通过者获得落户资格。

5. 办理户口:凭落户资格在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落户。

该政策旨在为留学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落户途径,吸引和留住更多优秀国际人才。为北京市的人才队伍建设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