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食品留样制度及流程(学校食品留样不得少于多少克)
- 作者: 刘伊湉
- 发布时间:2024-06-13
1、学校食品留样制度及流程
学校食品留样制度及流程
为保障学生食品安全和健康,学校应建立健全食品留样制度,具体流程如下:
一、留样范围
对所有进入学校食堂的食品,包括主食、副食、糕点、饮料、调味品等,均需留样。
二、留样人员
由学校指定专人负责食品留样工作。
三、留样时间
食品留样的时限一般为48小时,自食品进入食堂之日起计算。
四、留样份量
每种食品留样份量应不少于500克,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留样份量。
五、留样容器
.jpg)
食品留样必须使用清洁、密封、无污染的容器,并贴上标签注明食品名称、留样时间、留样人姓名等信息。
六、留样地点
食品留样应保存在专门的食品留样室或冰箱中,保持低温(-18℃以下)储存。
七、留样记录
留样人员应填写《食品留样登记表》,详细记录食品名称、留样份量、留样时间、留样人姓名等信息。
八、处置流程
留样期满后,应由留样人员、食堂管理人员和校医共同检验食品。如有问题,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处理。无问题的食品方可销毁。
九、责任追究
对于未按规定留样或留样不符合要求的,应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通过严格执行食品留样制度,学校可以有效监控食品安全,及时发现问题,保障学生饮食健康。
2、学校食品留样不得少于多少克
学校食品留样是确保学生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对于及时发现食品问题、追溯责任、保护学生健康至关重要。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对学校食品留样做出了明确规定,要求留样不得少于一定克数。
根据《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学校食堂在加工制作食品时,必须留取一定量的留样。具体要求如下:
主食(米饭、馒头等):每锅不少于200克
副食(菜肴、汤类):每锅不少于100克
生鲜食品(肉类、蔬菜):每批次不少于50克
留样必须盛放在专用容器内,并贴上标签,标明食品名称、加工日期、加工人姓名等信息。留样应妥善保存,在规定的时间内不得任意丢弃或处理。
学校食品留样不得少于规定克数的原因在于:
保障食品安全:留样可作为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时的证据,帮助追溯食品来源、责任归属,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监督食品质量:定期抽检留样,可以及时发现食品质量问题,确保学生饮食安全。
保护学生健康:留样可供卫生监督部门检测,及时查出有害物质或微生物,保障学生身体健康。
学校食品留样制度是确保学生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学校必须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不得以任何理由减少或省略留样。同时,教育部门也要加强监督检查,确保食品留样制度落到实处,切实保障学生饮食安全。
3、学校食品留样制度及流程规范
学校食品留样制度及流程规范
为了保障学生食品安全,学校应当建立健全食品留样制度,确保食品在加工、贮存、供应过程中的可追溯性。
制度规定
1. 学校对加工、供应的所有食品均应留样。
2. 留样时间不少于48小时,特殊情况需延长时,应经学校负责人批准。
3. 留样量应足以进行必要的检测。
4. 留样应妥善保存,并记录留样信息,包括食品名称、生产日期、供应商名称、留样时间等。
流程规范
1. 留样人员:专人负责留样,并经培训合格。
2. 留样时间:在加工、贮存、供应过程中,分别留取加工前、贮存后、供应前的样品。
3. 留样容器:使用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容器,密封保存。
4. 留样记录:详细记录留样信息,存入留样记录簿。
5. 留样保存:留样在规定时间内保存于专用冰箱或冷库中。
6. 定期检测:定期对留样进行检测,如有异常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7. 留样归档:留样结束后,由专人负责归档保存。
8. 责任划分:明确各部门和人员在食品留样中的责任,并定期进行监督检查。
通过建立食品留样制度,学校可以有效追溯食品来源,保障食品质量,及时发现和处理食品安全问题,从而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4、2019学校食品留样要求
2019年学校食品留样要求
为保障学生饮食安全,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现对学校食品留样提出如下要求:
留样对象:
食堂提供的所有食品,包括主食、菜肴、汤品、水果、点心等。
留样时间:
.jpg)
至少留样48小时。
留样方式:
1. 留样食品应盛放在干净、密闭的容器中。
2. 容器上应标明食品名称、留样日期、留样时间。
3. 留样容器应放置在专用的留样冰箱内,温度控制在0-4℃。
留样量:
留样量应为食品总量的100克,但不得少于50克。
留样责任:
1. 食堂管理人员负责留样食品的采集和管理。
2. 学校领导需定期检查留样工作,确保符合规定。
取样监督:
卫生监督部门、学校领导或相关人员可随时取样送检。
处罚规定:
如发现学校食品留样不合格或未按规定留样,将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包括责令改正、罚款等。
学校应高度重视食品留样工作,切实保障学生饮食安全。全体师生员工应自觉遵守留样规定,共同营造安全、卫生的校园餐饮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