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中国第一个公派留学生(新中国第一批公派留学生名单)

  • 作者: 陈锦烁
  • 发布时间:2024-07-05


1、中国第一个公派留学生

中国第一个公派留学生诞生于清末民初。1872年,为了培养外交人才,清政府选派了一批学生留学美国。其中,容闳之子容揆成为中国第一个公派留学生。

容揆出生于1858年,幼年随父亲容闳赴美留学。1872年,他被选中作为公派留学生前往美国留学,就读于耶鲁大学。在耶鲁大学期间,容揆勤奋好学,成绩优异,获得了学士和硕士学位。

毕业后,容揆回国后进入外交部任职,成为清政府的翻译官。他参与了多项重要外交事务,如中法战争和中俄谈判等,为维护国家利益做出了贡献。

容揆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官,还是一位教育家。他积极倡导中西文化交流,开办了多所学校,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中,他创办的上海南洋公学(后更名为交通大学)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所著名学府。

容揆的一生致力于中美交流和中国近代化事业。他不仅是中国第一个公派留学生,也是中国近代教育和外交事业的先驱。他的事迹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中美两国之间的友谊与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2、新中国第一批公派留学生名单

新中国第一批公派留学生名单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急需培养科技人才,于1950年8月派遣第一批公派留学生前往苏联、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匈牙利等国学习。这批留学生被誉为“中国留学事业的开拓者”。

第一批公派留学生共105名,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5所高校,专业涵盖机械、电力、化工、建筑等多个领域。他们中,有后来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的钱学森,有研制出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孙家栋,还有开创了中国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夏培肃。

留学生们在国外刻苦学习,虚心求教,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们不仅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还学习了先进的思想和文化,为新中国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

第一批公派留学生名单如下:

钱学森

孙家栋

郭永怀

吴有训

华罗庚

周培源

赵九章

钱三强

彭桓武

夏培肃

施汝为

卢嘉锡

郑哲敏

黄昆

苏步青

吴文俊

朱光亚

王大珩

王淦昌

杨嘉墀

师昌绪

陈芳允

韩德培

他们是中国留学事业的先驱,为中国科技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3、中国第一个公派留学生叫什么

容闳,1847年公派赴美留学,是中国第一个公派留学生。

1847年,在时任清朝两广总督叶名琛的资助下,容闳与黄宽、王斌忠、张自正等三人赴美留学,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科学知识。容闳在耶鲁大学学习并获得土木工程及矿冶工程学位。回国后,容闳积极参与洋务运动,先后担任总理船政事务大臣、天津机器制造局督办等职,为中国近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容闳的留学经历开启了中国近代留学生运动的先河,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急需的科技和工程人才,对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4、第一批公派留学生回国的多吗

第一批公派留学生回国人数较多。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清末政府及北洋政府派遣了大量学生赴欧美、日本等国留学。据不完全统计,1896年至1911年,清政府派遣官费留学生共1259人,而1911年至1927年,北洋政府派遣官费留学生约2000人。

其中,1896年至1911年,清政府派遣留学生中回国人数约为800人,回国率约为64%;1911年至1927年,北洋政府派遣留学生中回国人数约为1400人,回国率约为70%。

回国人数较多的原因主要有:

国家需要:清末北洋时期,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亟需培养人才建设国家。

留学政策:政府规定留学生学成后回国效力,否则将追究责任。

家庭压力:留学生家境大多贫寒,需要回国赡养父母。

社会风气:当时的社会风气崇尚回国报效祖国。

第一批公派留学生回国后,在各行各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