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双眼皮手术(重睑术)作为常见的医美项目,市场上存在一些收费套路和隐形消费陷阱。以下是常见的套路及避坑建议:
一、低价吸引,后期加项
1. 广告低价陷阱
宣传“999元双眼皮”“限时特价”等低价广告,但实际只包含最基础的手术费,麻醉费、体检费、术后药物等均需额外付费。
对策:要求机构提供完整报价单,明确是否包含麻醉、耗材、复查等费用。
2. 术中加项目
手术中医生可能声称“眼部基础差”,建议加开眼角、提肌、去皮去脂等项目,费用瞬间翻倍。
对策:术前明确手术方案,签字确认项目范围,拒绝临时加项。
二、模糊技术包装,抬高价格
1. 夸大技术名词
用“纳米无痕”“高分子双眼皮”“6D精雕”等虚构名词包装普通技术,收费翻倍,实际仍是埋线或全切。
对策:要求医生解释具体技术(如全切、埋线、三点定位),核实是否属于正规术式。
2. “专家”溢价
同一手术分“普通医生”“院长级”“明星御用”等不同价位,但实际操刀者可能是新手。
对策:核实医生资质(医师资格证、案例数量),要求手术协议明确指定医生。
三、捆绑消费与隐形收费
1. 强制术后护理包
高价销售“必需”的消炎药、疤痕膏、冷敷贴等,价格是市场价的数倍。
对策:提前询问术后用品清单,自备合规药品(如医生同意)。
2. 复查收费
承诺“免费复查”,但拆线、处理肿胀等问题时另收费。
对策:书面确认复查是否包含拆线、术后处理等具体项目。

四、非正规机构风险
1. 工作室/美容院违规操作
无医疗资质的美容院以“美容师”操刀,使用劣质缝线或非法麻醉,风险极高。
对策:选择具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院,确认医生有《医师资格证书》。
2. 非法推销“进口材料”
声称使用“进口缝线”“高端提肌术”等,实则无法提供材料证明。
对策:要求查看产品包装、说明书或扫码验真。
避坑指南
1. 术前必查
核实机构与医生资质(国家卫健委官网可查)。
签署详细协议,明确项目、费用、医生及售后条款。
2. 理性对比
避免单纯追求低价,中等价位(全切约元,埋线约元)更可能合理。
3. 保留证据
保存聊天记录、合同、收费单据,便于维权。
提醒:双眼皮手术虽小,但涉及眼部肌肉和神经,务必选择正规医院和经验丰富的医生,安全远比价格重要!如遇强制消费或纠纷,可向当地卫健委或消费者协会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