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湖南赴法留学名单(1920年留法勤工俭学的湖南人中年龄最大的是谁)
- 作者: 刘语现
- 发布时间:2024-05-10
1、1919年湖南赴法留学名单
1919年湖南赴法留学名单
1919年,受新文化运动的感召,湖南掀起了一股留学法国的热潮。经湖南省教育厅选拔,共选派了16位优秀学子赴法国留学,开启了湖南学子海外求学的先河。名单如下:
1. 王菊人
2. 田邦铎
3. 范祝寿
4. 马永林
5. 徐朗
6. 谭智先
7. 周耀云
8. 李毅
9. 黄振华
10. 杨儒毅
11. 李长英
12. 刘汝功
13. 杨林
.jpg)
14. 李立才
15. 魏崇福
16. 刘宜之
这些学子在法国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为中国近代科学、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在各个领域为祖国做出了杰出成就。
1919年湖南赴法留学名单,见证了湖南学子求知报国的情怀,也展示了中法文化交流的深远影响。他们的精神和贡献,激励着后代湖南学子不断求索,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2、1920年留法勤工俭学的湖南人中年龄最大的是谁
1920年,湖南省派遣了70多名勤工俭学的学生赴法国留学,其中年龄最大的是杨昌济先生。
杨昌济生于1867年,湖南益阳人。1902年,他考取清华学堂赴美留学,学习矿冶。1909年,他学成回国后,曾在湖南高等实业学校任教。1917年,他赴北京任教于北京大学,担任哲学系主任。
在1920年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杨昌济先生克服重重困难,毅然报名参加。当时,他已经53岁,是70多名学生中年龄最大的一位。尽管如此,杨昌济先生仍旧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在学习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杨昌济先生赴法期间,还担任了留法中国学生会会长,为留法学生们排忧解难,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1923年,杨昌济先生回国,继续在北京大学任教。他桃李满天下,培养出许多优秀的哲学家和革命者,为中国近代教育和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1927年,杨昌济先生不幸因病去世,享年60岁。他留下的精神和思想,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3、1920年留法勤工俭学的湖南人中
1920年,一场轰轰烈烈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席卷全国,湖南成为这场运动的重要源头之一。一大批怀揣着梦想的湖南青年,远涉重洋,踏上了勤工俭学之路。
这些湖南留法勤工俭学生中,有来自长沙明德中学的蔡和森、李维汉、向警予等人,有来自衡阳省立第一中学的李富春、李维汉等人,还有来自常德师范学校的王立功、毛泽覃等人。他们出身贫苦,却胸怀大志,毅然放弃国内优渥的学习机会,远赴法国,一边勤工俭学,一边探索救国救民之路。
在法国,湖南留法勤工俭学生们刻苦学习,积极参加勤工俭学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他们通过勤工俭学,不仅解决了经济困难,也磨练了意志,培养了吃苦耐劳的品质。
值得一提的是,在法国留学期间,湖南留法勤工俭学生们积极参与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活动。1922年,蔡和森、李维汉等人在巴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在欧洲的早期党员。他们的思想进步,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24年,湖南留法勤工俭学生陆续回国,他们带着在法国学到的知识和经验,投入到轰轰烈烈的革命事业中。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们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1920年留法勤工俭学的湖南人,谱写了一段光辉的青春壮丽之歌。他们的勤奋、坚毅和爱国情怀,永远激励着后人。
4、1919年湖南赴法留学名单公示
1919年,为响应法国政府赴法留学计划,湖南省成立留法勤工俭学委员会,选拔优秀学子赴法深造。经层层选拔,最终确定的赴法留学名单如下:
湖南赴法留学人员名单
1. 蔡和森
2. 向警予
3. 尹昌衡
4. 俞秀松
5. 刘少奇
6. 谢觉哉
7. 杨开慧
8. 陈潭秋
9. 粟裕
10. 彭真
11. 李维汉
12. 罗亦农
以上12位学生于1919年11月17日由上海启程赴法,开启了为期四年的留学生活。他们在法国勤工俭学,半工半读,刻苦学习,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革命事业的先驱。
赴法的湖南学生们在留学期间积极组织留法新民学会、中国少年共产党旅欧支部等组织,传播革命思想,为祖国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在法国的求学经历对其后来的思想和革命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