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外籍留学生(厦门大学外籍留学生招生简章官网)
- 作者: 杨晚棠
- 发布时间:2024-05-10
1、厦门大学外籍留学生
厦门大学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外籍留学生,他们带来了不同的文化、视角和友谊。
这些留学生怀着对知识的渴望和探索世界的好奇来到厦大。来自美国的迈克尔被中国历史和文化深深吸引。他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课后沉浸于图书馆的典籍中,力求深入了解古老的东方文明。
来自俄罗斯的安娜对中国传统艺术情有独钟。她加入了厦大的书法社团,一笔一划地练习中国书法,陶醉于笔墨纸砚间的写意之美。她还参与了中国舞蹈社团,学习中国古典舞,感受中国文化的柔美与灵动。
来自印度的苏尼尔热衷于科技创新。他加入了厦大的机器人社团,与中国学生一起研发无人机和智能小车。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提升了技术能力,还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索科技的奥秘。
这些外籍留学生不仅汲取了厦大的学术知识,还融入到中国文化中。他们参加了中国传统节日活动,品尝了厦门的特色美食,体验了中华文化的魅力。他们也向中国学生介绍了自己的文化,架起了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
在厦大,外籍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共同学习、生活和成长。他们相互包容、取长补短,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拓宽了视野、丰富了人生。厦大作为一座充满活力和包容性的国际化校园,为来自不同国度的学生提供了交流与成长的平台。
2、厦门大学外籍留学生招生简章官网
厦门大学外籍留学生招生简章官网
厦门大学外籍留学生招生简章官网是为有意向报考厦门大学的国际学生提供招生信息的官方平台。该网站提供以下内容:
招生信息
招生专业及招生计划
入学年级和层次
申请截止日期
申请材料清单
申请流程
网上申请指南
申请材料提交方式
申请审核流程
录取结果通知
课程设置
各专业课程详情
课程表
教学安排
住宿信息
校内住宿类型
住宿费用
申请住宿流程
费用及奖学金
学费、住宿费等费用标准
外国留学生奖学金种类及申请方式
校园生活
校园概况
学生社团
文化活动
联系方式
招生办公室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地址
办公地址
通过访问厦门大学外籍留学生招生简章官网,国际学生可以获取全面且及时的招生信息,方便他们了解厦门大学的招生政策和申请流程。该网站旨在帮助国际学生顺利完成申请并融入厦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
3、厦门大学外籍留学生招生简章
为满足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需求,厦门大学向符合条件的外籍留学生开放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位课程,欢迎优秀的外籍青年学者前来深造。
.jpg)
申请资格
非中国国籍,身体健康;
具有学士学位或同等学历,学习成绩优秀;
语言要求:硕士研究生申请者须达到汉语HSK四级或以上水平,博士研究生申请者须达到汉语HSK五级或以上水平,或具备同等语言能力;
英语要求:硕士、博士研究生申请者须达到雅思6.0分或托福80分或以上,或具备同等英语能力;
专业方向
硕士专业:26个学科门类,113个专业;
博士专业:25个学科门类,108个专业。
具体专业及申请要求请查阅厦门大学研究生院网站(
申请时间
硕士研究生:每年3月1日-5月31日;
博士研究生:每年9月1日-12月31日。
申请材料
1. 厦门大学外国留学生研究生入学申请表;
2. 最高学历、学位证书及成绩单公证件;
3. 有效护照复印件;
4. 体检报告;
5. 汉语水平证明(如有);
6. 英语水平证明(如有);
7. 两封专家推荐信;
8. 个人简历;
9. 研究计划。
录取方式
学校将根据申请材料进行资格审查和笔试、面试。通过初筛的申请人将进入专业学院的考核。考核合格者获得录取资格。
奖学金
厦门大学提供多种奖学金资助优秀外籍留学生,详情请咨询研究生院。
联系方式
厦门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
电话:0592-
邮箱:
4、厦门大学外籍留学生录取率
厦门大学外籍留学生录取率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平。据统计,2021年厦门大学外籍留学生本科录取率约为10%,硕士录取率约为20%,博士录取率约为30%。
导致录取率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学科差异:不同学科的录取率有所不同,热门学科如计算机科学和经济学竞争更加激烈,录取率较低。
国家/地区差异: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申请者录取情况也不同。来自东南亚国家如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申请者录取率相对较高。
语言能力:申请者汉语或英语水平较高将有助于提高录取几率。
学术背景:具有较强学术背景和丰富研究经验的申请者也将更容易获得录取。
申请材料质量:申请材料的质量,包括个人陈述、推荐信和成绩单等,在录取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厦门大学不断完善外籍留学生招生流程,为海外申请者提供了更加便利和透明的申请途径。大学还设立了多种奖学金项目,以吸引和支持优秀外籍留学生来厦学习。
高录取率反映了厦门大学作为一所国际化大学的吸引力,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外申请者前来就读。厦门大学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并为他们提供一流的教育和研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