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首批留学生是哪一年(新中国首批留学生是哪一年开始的)
- 作者: 张茉荀
- 发布时间:2024-06-16
1、新中国首批留学生是哪一年
新中国首批留学生赴苏联留学始于1949年。
1949年7月,新中国成立两个月后,经毛泽东主席亲自提议,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选拔了第一批39名优秀学生赴苏联留学,涵盖理科、工科、农科、医科等多个专业领域。这批学生被亲切地称为“新中国第一批留学生”。
1949年10月1日,第一批留学生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接受了周恩来总理的欢送,并于次日乘火车启程前往苏联。经过两个多月的旅程,他们最终抵达莫斯科,开启了在异国他乡的求学之旅。
在苏联,这些留学生刻苦学习,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经验。他们中很多人后来成为我国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首批留学生的赴苏留学,开创了新中国留学事业的新篇章,也成为中苏之间教育交流的重要里程碑。它不仅为新中国培养了急需的专业人才,也为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新中国首批留学生是哪一年开始的
新中国首批留学生派遣始于1950年。
鉴于国家建设迫切需要人才,1950年5月,政务院成立了“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会”,筹划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同年9月26日,首批18名留学生抵达莫斯科国立大学留学,主修工业、农业、地质和医学等专业。这一批留学生为新中国的发展培养了大批急需的科技人才,他们后来成为我国各个领域的骨干力量。
1951年,第二批留学生派遣至苏联、捷克斯洛伐克、波兰、民主德国、罗马尼亚等社会主义国家,人数达621人。随后几年,留学生派遣数量逐年递增,专业范围也不断扩大,涉及理、工、农、医、文史等多个领域。
新中国首批留学生的派遣,标志着中国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开启。他们肩负着国家建设的重任,勤奋学习,报效祖国,为新中国的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新中国首批留学生是哪一年成立的
新中国首批留学生成立于1949年11月25日。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培养。1949年9月,周恩来总理在政务院第六次会议上提出选派优秀青年出国留学,以便为新中国建设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经过周密筹备,1949年11月25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正式任命中科院研究员赵忠尧为中国留学生考察团团长,负责赴苏联考察、选拔、派遣留学生事宜。
.jpg)
1950年5月,第一批留学生考察团启程赴苏联。考察团在苏联进行了长达三个月的考察,最终选拔出216名青年赴苏留学,其中研究生61人、本科生155人。这216名留学生是中国留学生史上最早的一批,被誉为“新中国首批留学生”。
新中国首批留学生在苏联留学期间刻苦钻研,学成归国后,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新中国建设的骨干力量。他们为我国的科学技术、经济建设和国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也为中苏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教育合作奠定了基础。
4、我国第一批留学生几个人去哪里
1872年8月11日,由容闳率领的30名中国留学生乘坐美国“科罗拉多”号轮船,从上海出发前往美国,开启了中国近代留学史的先河。这批留学生被誉为“幼童出洋”或“中国第一批留学生”。
这30名留学生来自11个省份,年龄在10至15岁之间。他们登船后被分配到不同的美国家庭寄宿,进入当地学校学习。在美期间,他们接受了系统的西方教育,包括英语、数学、科学、历史和地理等科目。
这批留学生学成回国后,大多成为各个领域的精英。他们有的担任外交官,有的从事教育、科学研究,有的投身实业,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例如,詹天佑主持修筑了中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唐绍仪担任过民国第一任外交总长;严复翻译了《天演论》等重要著作,为中国近代思想启蒙做出了贡献。
“幼童出洋”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派遣留学生出国。它打破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局限,开阔了中国学生的视野,为中国培养了一批近代化的建设人才。这批留学生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的精神和事迹值得我们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