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上海师范大学公派留学条件(上海师范大学公派留学条件是什么)

  • 作者: 胡南枫
  • 发布时间:2024-05-24


1、上海师范大学公派留学条件

上海师范大学公派留学项目旨在支持该校师生进行海外交流学习,拓宽国际视野,提升学术水平。符合条件的候选人可以申请资助,赴世界各地知名高校或研究机构进行学习研究。

申请条件:

1. 人员范围:全职在编教职工、在读研究生、优秀本科生

2. 学习目的:开展学术研究、参加国际会议、攻读学位

3. 学制:一般为6-12个月,特殊需要可适当延长

4. 学习成果:回国后提交留学报告、发表学术论文或完成学位论文

5. 身体条件:身心健康,能够适应留学生活

6. 语言能力:具备出国学习所需的语言水平,如英语、日语、法语等

7. 其他条件:所在院系或单位推荐,具备较强的学术基础和研究潜力,无违法违纪记录

申请流程:

1. 提出申请:符合条件的候选人向所在院系提出申请,提交申请材料。

2. 院系推荐:院系审核申请材料,推荐优秀候选人。

3. 校级审核:学校组织专家评审,根据指标分配、评审成绩等因素确定拟公派名单。

4. 资助执行:通过审核的候选人与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签订资助协议,领取资助经费。

上海师范大学公派留学项目为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国际交流学习机会,促进该校的国际化建设和学术发展。

2、上海师范大学公派留学条件是什么

上海师范大学公派留学条件

上海师范大学公派留学项目面向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专业素养的在校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申请者需满足以下条件:

1. 学术条件:

本科生:在校期间成绩优异,学习成绩在年级前50%以内,无不及格课程,未受过任何纪律处分。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一定数量的高水平学术论文,学术成果突出。

教师:具有正高级职称或副高级职称,在相关专业领域有较高的学术成就和影响力。

2. 专业要求:

本科生:申请专业与就读专业一致或相关。

研究生:申请专业与攻读学位专业一致或相关。

教师:申请专业与工作岗位相匹配,有利于提高专业素养和服务社会。

3. 语言能力:

留学国家官方语言(如英语、法语、德语)达到较高的熟练程度,满足留学院校的语言要求。

4. 其他要求:

品德良好,身体健康,有较强的抗压能力和适应能力。

热爱祖国,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

已取得或即将取得相关留学签证签证。

申请者需根据具体项目要求准备申请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成绩单、学术论文、推荐信、个人陈述等。上海师范大学将组织专家评审委员会对申请材料进行评审,择优选拔符合条件的申请者。

3、上海师范大学公派留学条件要求

上海师范大学公派留学项目对申请人条件有一定要求:

基本条件:

为上海师范大学在编在岗教师或博士后研究人员(含联合培养)

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身心健康,具备出国学习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学术条件:

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一般要求副教授或以上职称

已发表一定数量的高水平学术论文,在相关研究领域取得突出成果

留学目的明确,有明确的研究计划或学习目标

语言条件:

留学国家要求语言成绩达到一定水平,如雅思、托福等

一般要求申请人留学国家语言达到较高水平(如雅思7.0分或以上)

其他条件:

获得留学单位的邀请函或预录取通知书

单位出具推荐信,表明支持申请人留学

通过学校公派留学评审委员会的评审

申请流程:

1. 提交申请材料(包括个人简历、研究计划、语言成绩等)

2. 参加学校组织的公派留学评审

3. 获评审委员会通过后,推荐留学单位进行考核

4. 获得留学单位录取通知书后,进行派出国政审

5. 办理出国手续,赴国外学习

4、上海师范大学公费生分配工作吗

上海师范大学为公费师范生提供分配工作,旨在满足上海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公费师范生毕业后需要服从上海市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分配,到上海市各中小学任教。分配工作一般根据以下流程进行:

1. 志愿填报:公费师范生在毕业前按照相关要求填报志愿,包括意向就职学校类型、学科等。

2. 综合考核: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对公费师范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考核,包括笔试、面试、心理测评等方面。

3. 匹配分配:根据公费师范生的志愿、综合考核成绩和学校需求,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匹配分配,确定公费师范生分配到具体的学校任教。

4. 双向选择:对于分配结果,公费师范生和接收学校均有双向选择权。公费师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接受或拒绝分配,学校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接收或拒绝公费师范生。

需要强调的是,公费师范生在分配工作中享有一定的优先权,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选择学校或地区。分配工作以公平、公开、公正为原则,旨在促进上海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