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官费留学生是什么意思(1872-1875第一次官费留学)

  • 作者: 郭初温
  • 发布时间:2024-05-09


1、官费留学生是什么意思

官费留学生,是指由政府出资公派到国外留学的学生。他们享受国家提供的学费、生活费和往返机票等费用,并承担着为国家服务和报效祖国的义务。

成为官费留学生需要经过严格的选拔程序,候选人通常需要具备优异的学业成绩、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过硬的身体素质。选拔过程包括笔试、面试和体检等环节。

官费留学制度对于国家的人才培养有重要意义。通过选派优秀的青年学子到国外深造,国家可以引进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培养高层次人才,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官费留学生作为国家重点培养的对象,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他们不仅要努力学习,开阔视野,掌握前沿知识和技术,还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

官费留学生学成回国后,需要按照与国家签订的协议,在规定的期限内为国家服务。他们可以在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等单位任职,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报效祖国,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

2、1872-1875第一次官费留学

1872-1875年间,清政府派遣了第一批官费留学生出国深造,这开启了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先河。

此次官费留学人数共计120名,分别赴美、英、法、德等国学习。留学生们主要学习理工科、军事、医学等专业,旨在引进西方先进知识和技术,振兴中华。

在美国,留学生们就读于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名校,学习物理、化学、机械工程等学科。在英国,他们入读牛津大学、剑桥大学,钻研数学、法律、政治经济学。在法国,留学生们进入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学习工程学,在德国,他们主要学习军事、医学。

留学生们刻苦勤奋,成绩优异,受到西方学者和政要的赞赏。他们不仅学到了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还开阔了眼界,增进了对西方社会的了解。

1875年,留学生们陆续回国,他们带来了西方先进的思想和技术,为中国近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第一批官费留学取得了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教育领域开启了新篇章,为以后的留学教育奠定了基础。

3、最早的官费留学生是什么时期派出的

最早的官费留学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开始对外开放,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文化。

最早的官费留学生派遣于清朝末年,也就是同治九年(1870年)。当时,清政府意识到中国与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存在巨大差距,为了挽救国家危亡,急需向西方学习。

1868年,总理衙门向各省发出咨文,询问是否有学生愿意出国留学。经过筛选,第一批官费留学生于1870年3月由容闳带队,前往美国留学。这批留学生共30人,被称为“幼童出国肄业”。

他们在美国学习八年,学习科学、技术、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回国后,这些留学生成为中国近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在政治、军事、教育、科学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中,詹天佑设计修建了中国第一条自建铁路——京张铁路;熊希龄、梁敦彦先后出任北洋大学校长;朱启钤担任交通部总长和代理国务总理;罗荣桓成为共和国第一任公安部长。

官费留学生制度的实施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们带回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为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第一批官费赴美留学幼童名单

1872年8月11日,30名中国幼童踏上了赴美留学的旅程,他们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官派留学生。这30名幼童年龄在10至15岁之间,来自清朝的各个省份。他们被精心挑选,代表了中国最优秀的一批少年才俊。

赴美留学的幼童名单如下:

容闳(广东)

黄开甲(广东)

朱子龙(广东)

黎兆棠(广东)

汪宝书(广东)

杨著瑞(广东)

严金武(广东)

唐维垣(广东)

李仙根(广东)

饶文汉(广东)

梁敦彦(广东)

张荫桓(广东)

邝华荣(广东)

欧阳庚(广东)

邝华尊(广东)

伍廷芳(广东)

周丰禄(广东)

江宝田(广东)

黄德隆(广东)

李厚禄(广东)

冯永康(广东)

石海春(福建)

封俊骥(福建)

曹鸿勋(江苏)

郑家瑾(江苏)

宋元久(江苏)

杨大庆(江苏)

丘江涛(江苏)

曾兰亭(江西)

周琼生(湖北)

这些幼童在美国学习了15年,接受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和文化教育。回国后,他们成为中国近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在各个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中,容闳、黄开甲、伍廷芳等人,更是成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