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水师留学生语录(北洋水师留学英国17人)
- 作者: 马婉沁
- 发布时间:2024-05-10
1、北洋水师留学生语录
北洋水师留学生的语录折射出近代中国在探索救国图强道路上的思考和抉择。
严复:“欲器不先求理,欲理不先求知。”强调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邓世昌:“吾辈从事海军,以身为铁甲,以血御敌。”展现了军人的忠勇和爱国精神。
刘步蟾:“愿比外国良好,不甘居外国之下。”表达了振兴中华的强烈愿望。
陈季同:“必有长于彼者,乃能制彼。”认识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重要性。
方伯谦:“惟恃留学生智勇兼全,始能立国。”表明了留学生对于国家未来的重要性。
萨镇冰:“海军未振,中国不强;中国不强,海军无用。”道出了海军建设与国家强盛之间的辩证关系。
这些语录既反映了北洋水师将领们远大的志向和爱国情怀,也揭示了清末中国在探索救国图强道路上的思想碰撞和文化冲突。它们不仅为我们了解北洋水师的历史提供了珍贵资料,更应成为激励我们为国家富强而不断奋斗的精神财富。
2、北洋水师留学英国17人
北洋水师留学英国17人,是清末中国海军modern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
1876年,清政府向英国派遣17名幼童赴英国留学,接受海军教育。这17人年龄在11至14岁之间,由李鸿章亲自挑选,包括郑如成、萨镇冰、刘步蟾等人。
在英国,他们进入朴茨茅斯皇家海军学院和格林尼治皇家海军学院学习。他们学习了航海、炮术、轮机等课程,以及英语、数学等基础知识。
留学期间,他们刻苦学习,成绩优异,得到了英国海军专家的认可。他们还参观了英国造船厂和海军基地,了解了英国的先进造船技术和海军建设。
1881年,他们学成归国,成为北洋水师的主力。其中,郑如成担任致远舰管带,萨镇冰担任定远舰管带,在甲午海战中英勇杀敌。
虽然北洋水师在甲午海战中全军覆没,但留学英国17人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为中国海军modern化奠定了基础。他们培养了一批海军将领和技术人才,促进了中国海军的技术革新和战术思想的转变。
3、北洋水师出国留学的诗词
甲午海疆泣血愁,北洋水师访异邦。
留学重洋觅强术,报国之志凌苍穹。
大洋彼岸求真知,异国科技尽学之。
舰船设计炮火维,西学东渐补不足。
李鸿章苦心孤诣,忧国忧民志不渝。
遭逢强敌国运衰,甲午一役痛失尊。
留学将士终归国,满腔热血报国恩。
然大厦已倾难挽回,心灰意冷叹时运。
百年沧桑今昔在,北洋留学史犹新。
兴衰成败鉴前世,强国强军铸雄心。
4、北洋水师英国留学名单
北洋水师英国留学名单
_1.jpg)
北洋水师为清末中国海军主力,曾选拔多名优秀学生赴英国留学,学习海军技术。以下为北洋水师英国留学名单:
邓世昌:北洋水师将领,1881年赴英国格林威治海军学院留学
刘步蟾:北洋水师提督,1881年赴英国格林威治海军学院留学
林泰曾:北洋水师水师学堂总教习,1881年赴英国格林威治海军学院留学
方伯谦:北洋水师总工程师,1886年赴英国皇家海军学院留学
萨镇冰:北洋水师提督,1887年赴英国朴茨茅斯皇家海军学院留学
叶祖圭:北洋水师提督,1890年赴英国格林威治海军学院留学
吴敬荣:北洋水师提督,1891年赴英国格林威治海军学院留学
黄建勋:北洋水师总兵,1893年赴英国皇家海军学院留学
刘冠雄:北洋水师提督,1894年赴英国皇家海军学院留学
严复:北洋水师翻译,1890年赴英国皇家海军学院留学
这些留学生归国后,为北洋水师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培养了中国第一批海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