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留平计划(万名大学生留平计划实施方案(2020-2022年))
- 作者: 王名熙
- 发布时间:2024-06-01
1、大学生留平计划
大学生留平计划,全称“大学生回国留学人员落户实施细则”,是针对在中国高校就读的海外华人和留学生的优惠政策。此计划旨在吸引海外优秀人才回国就业,促进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
留平计划为留学生提供了一系列福利措施,包括落户、就业、创业、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留学生在毕业后,可根据各省市的具体规定,申请在当地落户,享受当地户籍居民的福利待遇。留学生还可享受就业优先推荐、创业资金补贴、住房购置优惠等政策支持。
留平计划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海外留学生的回国热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海外留学生选择回国就业,为中国的建设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留学生们的回国,带来了海外先进的知识和经验,促进了中国科技、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进步。
留平计划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部分留学生由于语言障碍、文化差异、就业竞争等因素,在回国后难以融入社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和高校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为留学生回国后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总体而言,大学生留平计划是一项积极利好的政策,为海外留学生回国就业提供了便利条件。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留平计划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吸引更多海外优秀人才回国,为中国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万名大学生留平计划实施方案(2020-2022年)
为吸引和支持更多中国优秀大学生来我校深造,推动我校国际化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jpg)
一、目标
至2022年,累计吸引并资助万名优秀中国大学生在校攻读本科和硕士学位课程。
二、资助对象
来自中国国内普通高等院校的优秀本科生和硕士生。
三、资助方式
提供学费减免、生活补贴、实习津贴等多种资助形式。具体资助标准如下:
学费减免:全额或部分学费减免
生活补贴:每年人民币6,000元
实习津贴:每月人民币2,000元
四、申请条件
已获得我校本科或硕士学位课程的录取通知书
学业成绩优异,综合素质良好
具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能力
符合我校留学生有关管理规定
五、申请流程
1. 提交申请材料:符合条件者可通过我校国际学生招生办公室网站提交申请材料。
2. 材料审核:国际学生招生办公室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择优选拔符合条件的申请者。
3. 面试选拔:通过材料审核者需参加面试选拔。
4. 发放资助通知:面试通过者将收到资助通知书。
六、注意事项
资助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资助期为在校学习期间。
资助对象须遵守我校规章制度,如有违纪行为,资助将被取消。
本实施方案由我校国际学生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3、万名大学生留平计划实施方案(2020—2022年)
万名大学生留平计划实施方案
(2020-2022年)
为加快培养国际化人才,提升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特制定万名大学生留平计划实施方案如下:
目标
计划在2020-2022年期间,选拔和支持一万名优秀的中国大学生前往海外著名高校学习深造。
选拔标准
1. 学术成绩优异,本科在校平均成绩达到优秀以上。
2. 英语语言能力突出,雅思或托福成绩达到一定水平。
3. 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包括学术潜力、领导力、跨文化适应能力等。
资助支持
入选的学生将获得政府资助,包括学费、生活费、往返机票等费用。
合作院校
计划与全球顶尖高校合作,选拔学生前往以下国家和地区: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洲等。
实施机制
1. 成立留平计划工作小组,负责计划的总体实施和管理。
2. 建立留平计划数据库,完善选拔制度和资助体系。
3. 加强与海外高校的合作,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和支持服务。
预期成效
1. 培养一批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
2. 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3. 促进中外交往和文化交流。
附则
1. 本方案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主管部门负责本方案的落实。
3. 教育部负责本方案的监督和评估。
4、万名大学生留平计划实施方案
万名大学生留平计划实施方案
一、目标
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助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提升。
二、规模
每年选拔10000名优秀应届本科生赴海外高校深造,覆盖理工、经管、人文等多个学科领域。
三、资助模式
1. 政府奖学金:
全额资助学费、生活费、住宿费等
提供出国前培训和回国就业指导
2. 企业奖学金:
企业出资支持留学生海外深造
优先录用回国留学生
四、选拔机制
1. 学校申报:
).jpg)
各高校推荐符合条件的学生参加选拔
2. 综合评审:
学术成绩、科研能力、英语水平、综合素养等因素综合评定
五、培养体系
1. 海外深造:
赴海外一流高校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
2. 实习考察:
安排海外实习或考察,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3. 回国服务:
回国后在关键领域或行业就业,发挥专业优势
六、管理保障
1. 管理机构:
组建留平计划领导小组,负责计划的统筹和管理
2. 合作平台:
与国内外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平台,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和就业机会
3. 跟踪评估:
建立跟踪评估体系,定期评估计划实施效果,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