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中国最早留学的人叫什么(中国最早的留学生在什么时期)

  • 作者: 张朵荔
  • 发布时间:2024-05-22


1、中国最早留学的人叫什么

中国最早留学的人名叫武弁,生活在东汉时期。

武弁是西域龟兹人,原名竺无霜,少年时即以通晓《诗》《书》和善于骑射著称。永平十六年(73年),汉明帝派遣车骑将军窦固出使西域,武弁随从前往。窦固在龟兹与北匈奴交战,武弁奋勇作战,斩敌甚多,以军功被封为貂珰郎。

武弁自随窦固出使后,遂居洛阳。汉明帝见其才学优异,善于言辞,命其入太学,师从名儒郑众、马融等,学习儒家经典和经世之术。武弁学业精进,博闻强识,在太学中颇有盛誉。

永元四年(92年),汉和帝即位,任命武弁为郎中,掌管典籍。武弁在任期间,勤于政事,以其学识和能力著称。他曾参与修订《尚书》、《周官》等典籍,为中国古代文献的整理和保存做出了重要贡献。

武弁是中国最早的留学人员,他的留学经历对中外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他将儒家思想和先进的文化知识传入西域,促进了西域地区的发展和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武弁的事迹载入《后汉书》,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佳话。

2、中国最早的留学生在什么时期

中国最早的留学生可追溯到汉朝。

东汉时期(25-220年),中国与中亚的交流频繁。公元97年,西域各国使臣向汉和帝派遣了一批以班超侄子班勇为首的随行人员,前往洛阳留学。这批留学生人数有几十人之多,他们学习中国语言文字、典籍经义、礼制法律等,回国后大多成为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外交流的使者。

公元120年,汉安帝时期,天竺(古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来到洛阳,译出《四十二章经》,成为中国佛教的开端。随后,大量天竺僧人来到中国留学译经,促进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在三国时期(220-280年),曹魏名将诸葛亮曾派遣蜀书吏郎中秦宓出使东吴,借机留吴考察学习。秦宓在吴国期间潜心研究东吴政体、军事、民风等,回国后向诸葛亮献计献策,为蜀汉政权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这些早期留学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对外交流的开启,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科技、经济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3、中国最早留学的人叫什么名字

最早的中国留学人员,通常指在近代以前中国派往海外学习的学生。最早有明确记载的中国留学人员是:

傅安

在公元3世纪的三国时期,东吴皇帝孙权派遣傅安作为使者前往日本,学习日本的技术和文化。据《三国志·吴志》记载,傅安精通日语,并在日本逗留数年,学习了日本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冶铁技术等。

回到东吴后,傅安向孙权汇报了他所学到的知识,并帮助东吴发展了冶铁业。他所带回的日本技术和文物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傅安被认为是中国最早有明确记载的留学人员,为中日文化交流和促进中日友好关系作出了重要贡献。

4、中国最早留学的人叫什么来着

中国最早的留学者为周朝的周公旦。

周公旦,姬姓,名旦,周文王第四子,周武王的弟弟。公元前1046年,周公旦奉周武王之命,率领军队伐纣,灭商建周。周武王死后,周公旦辅佐其子周成王,对周朝的建立和巩固作出了杰出贡献。

公元前1046年,周公旦听说闻名世界的古巴比伦国数学非常发达,于是派遣周公旦的长子伯禽出使巴比伦国,学习数学知识。伯禽在巴比伦国学习了三年,学到了巴比伦人的数学体系和天文历法,并带回中国,对中国古代数学和天文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伯禽的出使巴比伦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官方出国学习。伯禽所带回的数学知识和天文历法,为中国古代数学和天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伯禽是中国最早的留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