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1919年去法国留学(1919年去法国留学的学生目地是啥意思)

  • 作者: 郭梁浅
  • 发布时间:2024-05-10


1、1919年去法国留学

1919年,在五四运动的浪潮下,我踏上了前往法兰西留学的征程。

怀着满腔热血,我告别了故乡的亲人,内心澎湃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轮船缓缓驶离港口,我凝望着逐渐远去的海岸线,思绪万千。

抵达巴黎后,我被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深深吸引了。香榭丽舍大街上的时尚与繁华,卢浮宫内珍贵艺术品的陈列,让我大开眼界。

在索邦大学,我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的甘泉。我学习哲学、法学、经济学和文学,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交流切磋。法国的学术氛围自由而开放,激发了我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

留学期间,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中国留学生。我们共同探讨祖国的前途命运,交流思想,为中国的未来而奋斗。我们参加留学生会,组织演讲和游行,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社会正义的追求。

1920年,我在法国发表《我的主义》一文,提出了近代中国的迫切任务:打倒军阀,建立民主共和;发展教育,增强国民素质;振兴实业,富强国家。我的思想得到了许多留学生的响应,成为中国留法学生运动的重要宣言。

留学的时光转瞬即逝,1923年,我学成归国。带着满腔报国热情,我投身于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2、1919年去法国留学的学生目地是啥意思

1919年,一群中国学子怀揣着救国图强的理想,远赴法国留学。他们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科学救国:

五四运动后,中国知识分子深切意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他们认为科学技术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只有掌握先进的科学知识,才能救亡图存。因此,赴法留学的学生大多选择理工科专业,希望学成归国后为中国的科学研究和工业发展做出贡献。

2. 民主自由:

法国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发源地,拥有悠久的民主自由传统。中国学子希望通过留学法国,学习民主自由思想,了解西方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治理经验。他们认为,只有建立一个民主自由的社会,中国才能实现长久的稳定和发展。

3. 文化交流:

法国有着灿烂的文化艺术,是中国近代文化受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学子在法国不仅学习科学技术,还广泛接触了法国的文学、哲学、艺术等领域。他们希望通过文化交流,促进中法两国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4. 实业救国:

在清末民初,中国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境。赴法留学的学生中,有一部分人关注实业救国。他们希望学习法国的经济管理知识和经验,归国后兴办实业,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摆脱外国的经济控制。

1919年去法国留学的学生目的多重而宏伟,他们肩负着救国图强、科学救国、民主自由、文化交流和实业救国的使命。他们满怀报国之志,远涉重洋,为中国的近代化和民族复兴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3、1919年赴法国留学的是哪些人

1919年,由蔡元培亲自督办,北京大学、清华学校及其他高校选派了一批优秀学生赴法国留学,史称“勤工俭学运动”。这批学生包括:

李四光:地质学家,研究第四纪冰川,为中国地质学奠定了基础。

竺可桢:气象学家,创办中国气象学会,担任浙江大学校长。

钱玄同:语言学家,参与新文化运动,改革汉字书写。

吴有训:物理学家,研究相对论,担任清华大学校长。

茅盾:文学家,代表作《子夜》,奠定了新中国文学的基础。

张伯苓:教育家,创办南开大学,提倡工读互助。

梅贻琦:教育家,担任清华大学校长,实行“适度自由,严格要求”的教育理念。

梁思成:建筑学家,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担任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

林徽因:建筑学家、文学家,梁思成的妻子,参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设计。

赵元任:语言学家,研究汉字方言,担任哈佛大学教授。

这些学生在法国勤工俭学,刻苦学习,学成归国后,为中国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璀璨群星。

4、1919年去法国留学的是哪些人

1919年,一批中国青年怀着救国救民的理想,远赴法国勤工俭学。他们中的一批杰出人物包括:

周恩来:年仅20岁,就读于巴黎大学,积极参与勤工俭学运动,并成为旅欧中国学生联合会的早期领导人。

邓小平:时年16岁,赴法国勤工俭学后,入读里昂大学,并在当地参与爱国运动。

赵世炎:18岁,前往法国里昂中法大学学习,成为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的早期成员之一。

陈毅:19岁,入读巴黎大学,积极参与旅法新民学会等革命团体。

蔡和森:24岁,赴法国考察社会运动,回国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早期领导人之一。

向警予:21岁,赴法国勤工俭学,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成为中国早期女性共产主义者。

李立三:22岁,赴法国勤工俭学,回国后担任中共中央的重要领导人。

这些留学生在法国学习期间,接触到了先进的科学思想和社会思潮,加深了对中国国情的认识,也增强了民族解放的决心。他们回国后,成为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