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在日本留学期间对他影响最大的哲学家是(了解郭沫若留学日本时期的思想和文学活动)
- 作者: 张若峤
- 发布时间:2024-05-10
1、郭沫若在日本留学期间对他影响最大的哲学家是
郭沫若在日本留学期间受到三位哲学家的思想影响尤为深刻:
.jpg)
1. 内村鉴三:
内村鉴三是一位基督教思想家,倡导“无教会主义”,强调个人与上帝的直接沟通。他的思想启发了郭沫若的人格塑造和精神追求。
2. 丰岛与志雄:
丰岛与志雄是一位唯物主义哲学家,强调自然科学对人的重要性。他的著作《自然哲学原理》对郭沫若的自然观和科学方法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3. 阿部次郎:
阿部次郎是一位新康德主义哲学家,注重伦理学和历史哲学。他的著作《道德哲学纲要》等作品,为郭沫若提供了道德准则和历史观方面的启示。
可以说,三位哲学家分别对郭沫若的三大思想领域产生了影响:人道主义、自然科学和历史哲学。在他们的思想熏陶下,郭沫若的人格、世界观和社会理想都得到了塑造,为其日后成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奠定了基础。
2、了解郭沫若留学日本时期的思想和文学活动
了解郭沫若留学日本时期的思想和文学活动
留学日本期间,郭沫若的思想和文学活动尤为活跃,奠定了其一生革命和文学之路。
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启蒙
作为早期的中国留日学生,郭沫若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并迅速成为其信奉者。他加入了东京《少年中国》社,结识了陈独秀、李大钊等革命先驱,积极参与反帝反封建斗争。
文学上的革命与创新
在文学方面,郭沫若主张文学革命,反对传统的封建文学。他创办《创造》杂志,成为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重要阵地。其诗歌《女神》,以其激昂的革命精神和白话文的创新,轰动文坛,成为中国新诗的开山之作。
戏剧创作与民族文化寻根
除了诗歌创作外,郭沫若还积极从事戏剧创作,代表作有《屈原》《雷雨》。这些剧作批判封建社会,讴歌爱国主义和革命精神,推动了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同时,郭沫若关注民族文化寻根,研究中国古代神话和历史,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做出了贡献。
革命活动的参与
在日本留学期间,郭沫若积极参与革命活动,成为反帝反封建学生运动的骨干。他组织了留日学生会,与国内的革命团体保持联系,为中国革命的开展输送人才和思想。
郭沫若留学日本时期的思想和文学活动,反映了他作为一名革命者和文学家的远大抱负和卓越才华。他不仅在中国新文学运动中发挥了先锋作用,也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3、郭沫若什么时候去的日本学医
郭沫若于1914年9月赴日本留学,就读于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院,即现在的九州大学。他于1923年毕业,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郭沫若选择去日本学医,与其早年求学经历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他自幼喜爱文学,但由于家族传统和当时社会对医学的重视,他选择了就读四川省立医学专门学校。毕业后,他来到日本,希望在更先进的医疗环境中深造。
日本当时正处于明治维新后的现代化进程中,医学教育水平较高。郭沫若在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院接受了系统的医学训练,接触到了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理念。日本距离中国较近,语言文化相近,也方便了他留学生活。
在日本留学期间,郭沫若不仅学习了医学知识,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与中国留学生和日本友人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他还发表了大量文学作品,为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可以说,郭沫若在日本的留学经历,对其后来的文学创作和政治思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郭沫若留学日本的专业
郭沫若留学日本期间,专业为医科。
1914年,郭沫若考入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医科。选择医科主要出于三个原因:
_1.jpg)
救国救民:当时中国饱受战乱和疾病困扰,郭沫若希望通过医学知识,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治病救人:郭沫若的父亲曾因病去世,幼年丧父的经历激发了其对医学的兴趣。
学科兴趣:郭沫若自幼喜爱科学,对人体结构和疾病治疗机制着迷。
在九州大学,郭沫若接受了系统的医学教育,学习了anatomy、physiology、bacteriology、pharmacology等专业课程。同时,他还积极参加医学会和演说会,开阔医学视野。
尽管郭沫若中途放弃了医学事业,转向文学创作,但他在日本留学期间的医学专业背景,为他后来的创作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丰厚的素材。在他的文学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医学知识的应用,如《女神》中对人体的赞美,《屈原》中对疾病的描述等。
郭沫若留学日本时的医科专业,既反映了他的救国救民情怀,也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