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留学生落户条件(留学生落户深圳的条件2023)
- 作者: 胡苡澄
- 发布时间:2024-06-14
1、浦东留学生落户条件
浦东留学生落户条件
浦东新区是上海市面向国际人才集聚的重点区域,对于满足条件的留学生,可申请在浦东落户。根据《浦东新区留学回国人员申办上海市常住户口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留学生落户浦东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一、基本条件
1. 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或海外中国公民护照;
2. 在国外获得学士及以上学位;
3. 学历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4. 具有中国永久居留证或已取得上海市居住证。
二、落户资格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可申请在浦东落户:
1. 在浦东新区注册登记的企业工作,并与其签订劳动合同,月收入不低于税前12000元人民币;
2. 在浦东新区创办企业,并取得浦东新区的企业营业执照,且企业正常运营满一年;
3. 在浦东新区购买或租赁一定面积的住房,并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
4. 配偶或子女已取得浦东新区户口,符合计划生育政策;
5. 年龄不超过45周岁(高级职称人员或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年龄可放宽至50周岁)。
三、申报材料
申请人需提供以下材料:
1. 护照、身份证、户口本等身份证明材料;
2. 学历认证材料;
3. 劳动合同或创业证明材料;
4. 住房相关证明材料;
5. 其他相关材料(如配偶或子女户口证明等)。
申请人可通过浦东新区政务服务平台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理落户手续。
2、留学生落户深圳的条件2023
留学生落户深圳条件2023
为吸引优秀留学生在深圳就业和发展,深圳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才引进工作的若干措施》(简称《措施》),针对留学生落户提出了以下条件:
一、基本条件
具有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或具有深圳市紧缺工种职业资格(技师以上)。
在深圳市合法稳定就业或创业。
无犯罪记录。
二、留学生专项条件
国 (境) 外高校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回国人员,年龄在45周岁以下。
在深圳市世界500强企业、上市公司、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机构等重点机构就业,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取得深圳市紧缺工种职业资格。
在重点机构担任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
.jpg)
收入达到深圳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倍以上。
三、其他条件
符合深圳市人才引进其他相关政策规定的条件。
本科应届毕业生可申请落户,但需在毕业后一年内完成落户手续。
硕士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可申请直接落户。
申请流程
登陆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在线申请落户。
提交相关材料,包括学历学位证书、就业证明、收入证明等。
审核通过后,需前往出入境管理部门办理外国人居留许可证。
3、2024上海留学生落户条件
2024年上海留学生落户条件
根据上海市政府发布的《关于优化人才服务促进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沪府发〔2023〕11号)文件,2024年上海留学生落户条件调整如下:
一、基本条件不变
具有硕士及以上国外学历学位
在上海工作满6个月以上
.jpg)
在上海缴纳社保满6个月以上
二、具体调整
原先的“毕业于世界排名前500高校”条件取消,改为“毕业于国外著名高校”。具体认定标准由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在上海工作”的范围扩大,包括:
在上海的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工作
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内注册的企业工作
在上海高校担任专任教师
“社保缴纳”的范围扩大,包括:
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三、其他说明
留学生落户申请须在满足工作和社保缴纳条件后6个月内提出。
具体落户流程和材料要求详见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方网站。
此次落户条件调整旨在进一步吸引和留住海外高层次人才,为上海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4、留学生广州落户条件2023
留学生广州落户条件2023
为吸引和留住海外高层次人才,广州市推出了留学生落户政策。根据2023年最新规定,满足以下条件的留学生可申请在广州落户:
一、基本条件
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有效护照或其他有效国际旅行证件
在广州市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取得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并符合以下要求之一:
在广州市实际工作满1年
创业创新的,并取得一定业绩
在国家级科研机构或世界500强企业广州分公司聘用并工作满2年
二、附加条件
年龄在45周岁以下(法定退休年龄延迟的,相应延长)
身体健康,无犯罪记录
无在广州市户口或其他城市享受人才落户待遇记录
三、申请流程
1. 申请人向广州市人才服务中心提交材料
2. 人才服务中心初审材料,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
3. 广州市公安局审核材料,符合条件的将申请人信息纳入广州市户籍管理系统
4. 申请人凭广州市公安局出具的《户口迁移证》落户
注:
留学生落户不受专业和社保缴纳限制。
"实际工作满1年"指在广州市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企业、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工作满12个月。
创业创新的业绩要求、国家级科研机构和世界500强企业的认定标准,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另行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