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落户上海去哪办(留学生上海落户毕业几年之内有效)
- 作者: 朱宁希
- 发布时间:2024-07-10
1、留学生落户上海去哪办
留学生落户上海办事指南
留学生在满足一定条件后,可申请上海市居住证并办理相关落户手续。以下介绍落户上海的办理流程和所需材料:
一、办理地点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区县分局受理留学生落户申请。
二、申请条件
1. 持有有效的中国留学人员签证或居留许可;
2. 获得中国教育部认可的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
3. 已在上海市工作或创业;
4. 符合上海市人才引进政策规定的其他条件。
.jpg)
三、所需材料
1. 身份证或护照;
2. 留学期间的学历学位证书及公证认证件;
3. 上海市就业证明或创业证明;
4. 居住证或暂住证;
5. 符合人才引进政策规定的其他材料。
四、办理流程
1. 向居住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出申请;
2. 提交申请材料并支付相关费用;
3. 等待审核结果,一般为1-2个月;
4. 审核通过后,领取落户证明并办理相关户口迁移手续。
五、注意事项
建议提前咨询户籍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具体要求和办理流程;
申请材料必须真实、有效;
户口迁移后,需及时向户口所在地街道社区报到。
2、留学生上海落户毕业几年之内有效
随着上海落户政策的不断优化,留学生在沪落户也迎来利好。自2023年2月开始,留学生落户上海的有效期延长至毕业后一定年限内。
具体而言,本科毕业生落户有效期为毕业后7年内;硕士、博士毕业生落户有效期为毕业后10年内。也就是说,留学生在毕业后一段时间内,都可以在上海落户。
此举无疑给留学生带来了更多落户时间上的灵活性。过去,留学生落户的有效期一般只有1-2年,毕业后未及时申请落户的,只能错失机会。而现在,留学生在毕业后的较长时间段内都可以申请落户,大大增加了落户的成功率。
需要注意的是,留学生落户上海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例如拥有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在上海就业、年薪达到一定标准等。符合条件的留学生,可以通过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网站或手机APP进行申报,经过审核后即可办理落户手续。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拥有良好的就业环境和发展前景。此次留学生落户有效期延长至毕业后一定年限内,进一步彰显了上海对人才的重视和吸引力,也为留学生在上海扎根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
3、留学生落户上海新政策2024
留学生落户上海新政策2024
为吸引更多优秀国际人才,上海市政府于2024年出台了新的留学生落户政策,进一步降低落户门槛,便利留学生在沪发展。
落户条件
毕业于世界排名前500的高校或国内外知名高校;
获得学士或以上学位;
在沪就业并缴纳社保满6个月;
无犯罪记录。
政策亮点
放宽学历要求:取消对中国留学人员国内本科以上学历的要求,只要毕业于境外高校即可。
降低社保缴纳门槛:将缴纳社保满12个月的条件降低为6个月。
拓展就业范围:放宽就业单位限制,允许在沪注册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类用人单位招收留学生。
简化手续:优化落户办理流程,推出线上申报平台,缩短办理时间。
具体操作
有意向落户的留学生可登录上海人社局网站,在线提交落户申请。申请通过后,需要携带相关材料前往指定受理点办理落户手续。
新的落户政策体现了上海市政府对国际人才的重视,将进一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留学生,为上海的发展注入新活力。符合条件的留学生欢迎积极申请,在上海开启新的篇章。
4、留学生落户北京户口办理流程
留学生落户北京户口办理流程
留学生落户北京户口,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留学回国人员证明
年龄在45周岁以下(博士后出站可放宽至55周岁)
在北京有稳定工作和住所
取得北京市工作居留许可满2年,并连续缴纳社保和个人所得税满两年以上
单位属于《北京市来京人员引进和服务管理条例》规定的引进单位范畴
办理流程:
1. 申请工作居留许可:到当地出入境管理局申请办理《外国人就业证》和《外国人工作许可证》,并办理《北京市来京人员服务管理卡》。
2. 准备材料:准备齐全的落户申请材料,包括留学回国人员证明、最高学历、学位证书和留学经历证明材料、在京工作单位的劳动合同、社保证明、个人所得税证明、在京住房证明等。
3. 在线提交申请:登录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进入“人才引进服务平台”,在线提交落户申请。
.jpg)
4. 现场受理:收到受理通知后,携带申请材料前往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现场受理审核。
5. 资格审查:审核通过后,将材料提交至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进行资格审查。
6. 调档案:经资格审查合格后,申请人需调取档案至北京市接收单位。
7. 办理户口:调档完成后,申请人即可携带材料到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办理户口登记。
注意事项:
落户申请需提前准备,办理时间较长,一般需要6-12个月。
材料准备要齐全真实,任何不符将影响落户申请。
落户后,需及时注销《外国人就业证》和《外国人工作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