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赴日留学的原因,改观原因(鲁迅赴日留学的原因,改观原因(从医人到医国的过程))
- 作者: 李皙宁
- 发布时间:2024-08-06
1、鲁迅赴日留学的原因,改观原因
鲁迅赴日留学与改观原因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曾于1902年赴日本留学。
赴日留学的原因
逃避科举制:鲁迅生于没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对科举制度深恶痛绝。日本明治维新后开放留学,成为逃避科举的途径。
追求新知:鲁迅受新思潮影响,渴望了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日本当时处于近代化浪潮之中,拥有先进的教育体系和科学研究。
社会变革:清末社会动荡,鲁迅希望通过留学了解世界大势,为中国的社会变革做出贡献。
改观原因
在日本留学期间,鲁迅经历了深刻的思想转变:
目睹日本的民族主义:鲁迅看到日本在甲午战争中击败中国,激发了他的民族主义情感。
不满日本文化:鲁迅发现日本文化中存在欺软怕硬、崇洋媚外的陋习,与他理想中的民族精神相去甚远。
接触中国革命思潮:鲁迅在日本结识了孙中山、陈独秀等革命志士,了解了中国革命的需要。
认识到中国文化价值:鲁迅通过接触日本文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价值。
这些经历使鲁迅逐渐认识到日本并非想象中理想的留学之地,也深刻感悟到中国文化的可贵。因此,他决定回国,投身于中国革命和文化启蒙的事业。
2、鲁迅赴日留学的原因,改观原因(从医人到医国的过程)
鲁迅赴日留学和改观原因
鲁迅于1902年赴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留学,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国家积弱:面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列强的侵略,鲁迅心忧国运,希望通过学习医学救治国民身体,从而振兴国家。
亲人病逝:鲁迅的父亲因肺病去世,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他意识到医学的重要性,决心赴日深造,以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
在仙台期间,鲁迅接触到大量日本文学和思想,逐渐对自己的救国之路产生了怀疑。他认为,医疗救身固然重要,但医治国民的精神疾患更为紧迫。于是,他决定弃医从文,通过文学来启蒙民众,唤醒民族意识。
).jpg)
1906年,鲁迅发表《狂人日记》,正式宣告了医国的决心。他以犀利的笔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唤醒了人们的觉醒。此后,他持续创作,用杂文、小说等形式批判社会弊端,传播进步思想。
鲁迅从医人到医国的转变源于他对救国之路的深刻思考。他认识到,中国的积弱并非单纯是身体的疾病,而是根源于国民的精神麻木和自私。因此,真正的救国之道在于唤醒民族自尊,激发人民的反抗精神。
3、鲁迅留学日本后,经历了几件重要的事情
鲁迅留学日本期间,经历了以下几件重要的事情:
结识藤野先生:
鲁迅在仙台医专求学期间,遇到了恩师藤野严九郎。藤野先生是一位严谨治学的医学家,他的治学态度和对学生们的人文关怀,对鲁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弃医从文:
受藤野先生的影响,鲁迅逐渐认识到医学并非自己的兴趣所在。1906年,他毅然决定弃医从文,立志用文字唤醒国人的麻木。
参与革命活动:
鲁迅留学期间,日本正掀起反帝浪潮。鲁迅积极投身其中,参与了革命活动和报刊编辑工作。他翻译了大量西方进步思想家的著作,宣传反清革命思想。
发表《狂人日记》:
1918年,鲁迅发表了小说《狂人日记》,标志着他创作道路的正式起点。这篇小说揭露了封建礼教的虚伪和残暴,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这四件重要事件深刻塑造了鲁迅的思想和创作。他弃医从文,投身革命,用文字作为武器,为唤醒民众、改造社会而奋斗不息。这些经历奠定了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的地位。
4、鲁迅赴日留学的原因,改观原因,感悟
赴日留学的原因
鲁迅赴日留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对旧中国现状的不满:鲁迅目睹清末社会腐败、民不聊生,渴望改变现状。
对新思想的向往:鲁迅接触了《进化论》、《天演论》等西方启蒙思想,渴望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
寻求救国之路:鲁迅认为日本与中国相近,学习日本的维新经验或许可以为中国提供启示。
改观原因
鲁迅赴日留学后,对日本的认识逐渐改观,主要原因有:
日本军国主义的暴行:鲁迅目睹日本侵华暴行,认识到日本的侵略本性。
日本社会问题:鲁迅发现日本社会中仍然存在着很多不平等和压迫现象。
中国革命风潮:中国国内的革命浪潮鼓舞了鲁迅,让他意识到改变中国需要从自身做起。
感悟
).jpg)
鲁迅赴日留学的经历,给他带来了深刻的感悟:
民族自强的重要性:鲁迅认识到中国必须实现自强自立,才能抵御外来侵略。
社会改革的必要性:鲁迅认为中国需要进行一场彻底的社会改革,才能消除不平等和压迫。
文化启蒙的使命:鲁迅将自己的使命定位在启蒙民众,唤醒民族精神。
鲁迅的留学经历和感悟,为中国现代文学和思想界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用笔杆子唤醒了民众的觉醒,为中国的进步和发展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