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中国近代留学生计量经济学(中国近代留学生计量经济学家是谁)

  • 作者: 陈茁沅
  • 发布时间:2024-05-10


1、中国近代留学生计量经济学

近代中国留学生计量经济学在20世纪初兴起,成为中国经济学界的重要分支。

早期留美学生率先接触计量经济学,并将其引入国内。1913年,马寅初赴美留学,师从著名计量经济学家米切尔,学成回国后在清华大学讲授计量经济学课程。1930年代,刘大钧、计希纯等留美经济学家也相继归国,在中央大学、复旦大学等院校传播计量经济学知识。

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一批中国青年赴美深造计量经济学,包括王守仁、陈岱孙、许涤新等。他们回国后成为计量经济学研究的中坚力量。1957年,中国成立了第一个计量经济学研究机构——国务院经济研究室计量经济组。

1960年代初,中国计量经济学发展受阻,但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重新得到了重视。1980年代,中国经济学界引进了大量的西方计量经济学理论和方法,推动了该学科的快速发展。

目前,中国计量经济学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产业结构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为政府决策和经济分析提供了有力的依据。近年来,中国学者也逐渐在国际计量经济学界崭露头角,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近代中国留学生对计量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促进了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和现代化。

2、中国近代留学生计量经济学家是谁

中国近代计量经济学家代表人物:

陈省身(1911-2004)

出生于中国浙江余姚。

在清华大学学习数学,1930年赴德国汉堡大学深造。

回国后历任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华西协和大学教授等职。

1949年出任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并于1952年创立了芝加哥大学统计学系。

在数学和统计学方面取得重大成就,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

许宝騄(1894-1963)

出生于中国江苏南通。

1919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学习经济学。

回国后历任浙江大学、复旦大学教授等职。

192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社社员,1929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在经济学和统计学方面卓有建树,被称为“中国现代经济学之父”。

马寅初(1882-1982)

出生于中国浙江嵊县。

1908年赴美国耶鲁大学学习经济学。

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教授等职。

192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人口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被誉为“中国人口学之父”。

3、中国近代留学生计量经济学研究

近代以来,中国为谋求救国图强,派遣了一批又一批留学生赴海外求学,其中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了计量经济学专业。以留学生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计量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与影响,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科学技术及思想学术的交流与发展。

目前,关于中国近代留学生的计量经济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留学生群体研究:考察留学生赴海外学习计量经济学的背景、动机、途径和分布,以及他们的学术成果和职业成就。

2. 学科传播研究:分析计量经济学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和本土化过程,重点关注留学生的贡献及其与中国经济学界的互动。

3. 知识贡献研究:评估留学生在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方面的创新和突破,以及他们对中国经济研究和政策制定产生的影响。

4. 学术传承研究:追踪留学归国人员在国内学术机构和高校中开展计量经济学教学和研究的情况,分析他们的学术谱系和对后代学者的影响。

留学生对于中国近代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不仅引入了先进的计量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而且培养了一批本土的计量经济学家,促进了中国经济学界的现代化转型。通过对中国近代留学生计量经济学研究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进一步丰富近代中外学术交流史、中国经济学史和中国科技教育史的研究内涵。

4、计量经济学国内大学排名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与统计学交叉的一门学科,在国内外高校中,计量经济学专业有着广泛的设置和较高的学术地位。

根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2023年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国内大学计量经济学专业排名如下:

1. 北京大学

2. 清华大学

3. 复旦大学

4. 上海财经大学

5. 南京大学

6. 武汉大学

7. 中山大学

8. 中国人民大学

9.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10. 厦门大学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位列国内计量经济学专业前三甲,上海财经大学、南京大学紧随其后。这些高校在计量经济学领域均有着深厚的学术积淀和较强的科研实力,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计量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