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为什么能去日本留学(鲁迅为什么到日本留学选择学医)
- 作者: 郭黎初
- 发布时间:2024-05-23
.jpg)
1、鲁迅为什么能去日本留学
鲁迅赴日留学得益于以下原因:
鲁迅成绩优异,获得官费留学资格。他早年在南京矿路学堂就读期间便表现突出,1902年考入南京两江师范学堂,在学期间成绩名列前茅,获得日本文部省官费留学资格。
日本当时是中国留学的热门目的地。明治维新后,日本大力发展教育和工业,成为亚洲先进国家,吸引了许多中国青年前来求学。1900年前后,日本成为中国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其中尤以东京和仙台的学校最为热门。
再次,鲁迅得到了导师的支持和推荐。南京两江师范学堂的监督张鹤龄对鲁迅颇为赏识,认为他是“天才”,并推荐他出国留学。张鹤龄曾留学日本,对日本教育制度十分了解,他的推荐在鲁迅获得官费留学资格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鲁迅本人有强烈的留学愿望。他早年目睹了中国社会的腐朽和落后,渴望通过出国留学,学习先进的知识和技术,以救治病入膏肓的祖国。这种强烈的留学愿望成为鲁迅赴日留学的重要驱动力。
鲁迅赴日留学的因素包括他优异的成绩、日本的留学热潮、导师的支持以及他本人的留学愿望。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鲁迅成为首批赴日留学的中国青年之一。
2、鲁迅为什么到日本留学选择学医
鲁迅赴日留学时,并未选择学医。他是于1902年进入日本仙台医学院预备科学习,然而仅一年后,便毅然放弃学业转而投身文艺。
鲁迅之所以最初选择学医,与他当时的思想认识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当时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危急时刻,鲁迅深受爱国思想的影响,希望通过学习医术,救治国人身体上的病痛,进而唤醒国人精神上的麻木。
在仙台医学院求学期间,鲁迅目睹了日本医学界唯利是图、道德沦丧的现状,这使他逐渐对学医产生了怀疑和失望。同时,受进步思想的影响,他意识到通过医术救国只是一条狭隘的路径,只有通过文化启蒙和社会变革,才能从根本上医治中国的病根。
于是,他在1903年毅然放弃了学医,转而投身文学创作。他认为文学是唤醒民众、传播思想的利器,能够更有效地触及国人的灵魂,激发他们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
鲁迅的此次选择,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以其犀利的笔锋,无情揭露了国民的劣根性,唤醒了无数国人的思想。他的著作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里程碑,指引着中国人民走向光明之路。
3、鲁迅为什么去日本留学英文翻译
鲁迅于1902年赴日本留学,其主要原因如下:
思想启蒙:清末民初,中国社会腐败不堪,鲁迅目睹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人民的苦难。他渴望在国外寻找新的思想和救国之路。
教育改革:当时中国的教育制度落后保守,鲁迅希望在日本学习先进的医学知识,为中国培养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
结识革命志士:日本是当时亚洲激进思想的中心,吸引了许多中国革命志士。鲁迅与这些志士相识相交,共同探讨救亡图存之路。
亲身体验西方文化:鲁迅希望亲身感受西方文明,了解其先进之处和不足之处,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借鉴。
寻求救国之路:鲁迅认为,中国必须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思想,才能富强起来。他希望通过在日本的学习,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的救国之路。
在日本留学期间,鲁迅广泛阅读了西方和日本的文学作品,接触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深刻地批判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制度。他创办了《新青年》杂志,传播新思想,为中国近代文学和社会变革做出了重要贡献。
4、鲁迅为什么决定去日本留学
鲁迅决定去日本留学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
政治因素:
清政府腐败无能,民族危机加剧。
维新变法失败,鲁迅对清政府失去信心。
日本明治维新取得成就,成为亚洲现代化的典范。
文化因素:
日本文学、哲学和科学发展较快,鲁迅对日本文化深感兴趣。
鲁迅希望通过留学日本,了解西方文化,寻找救国之路。
个人因素:
鲁迅自幼才华出众,但受家庭封建思想束缚。
他渴望接受新思想,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
日本留学费用相对较低,鲁迅家庭负担得起。
留学准备:
1902年,鲁迅考入江南陆师学堂。
学习期间,他阅读了大量书籍,增长了知识。
1904年,鲁迅与周作人创办《浙江潮》,积极宣传新思想。
留学日本:
1904年底,鲁迅赴日本留学,先后就读于仙台医学院和东京弘文学院。
在日本期间,他广泛涉猎各种文化知识,并开始文学创作。
1909年,鲁迅因参加反清运动而被清政府通缉,不得已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