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选调生留学生岗位多吗(广东选调生2024选调留学生公告)
- 作者: 马艺澄
- 发布时间:2024-05-15
1、广东选调生留学生岗位多吗
广东选调生留学生岗位的开放数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年度招聘计划、社会需求和政策调整等。近年来,广东省对于留学生人才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选调生留学生岗位也随之增加。
2022年广东省选调生考试中,共开放了358个留学生岗位,占总岗位数的9.2%,分布在省直机关、地市级机关和县级机关等单位。这些岗位主要面向在境外取得硕士及以上学历或在世界排名前500高校取得学士及以上学历的留学生。
随着国家和广东省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预计未来几年广东省选调生留学生岗位数量仍将保持增长态势。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吸引和培养留学生人才的政策,包括提供住房补贴、创业支持等,以吸引更多优秀的留学生回国就业创业。
随着广东省与世界各地的经贸合作不断深化,对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留学生人才需求也将增加。因此,选调生留学生岗位的多寡与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预计未来广东省选调生留学生岗位将继续增加。
2、广东选调生2024选调留学生公告
广东选调生2024选调留学生公告
为加强广东省公务员队伍建设,经省委批准,面向海外留学人员公开选调公务员。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选调名额
2023年计划选调15名,具体岗位和专业见附件。
二、选调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二)年龄在35周岁以下(1988年7月1日及以后出生)。
(三)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博士研究生优先),专业与选调岗位相匹配。
(四)在海外留学期间取得优异成绩,并已获得学位证书。
(五)身心健康,符合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
(六)有较强的责任心、事业心和奉献精神。
(七)符合招聘岗位的其他资格条件。
三、选调程序
(一)报名时间:即日起至2023年3月1日(以报名系统时间为准)。
(二)报名方式:通过广东省公务员局网站(报名。
(三)笔试时间:预计2023年4月(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jpg)
(四)面试时间:笔试合格者进入面试,预计2023年5月(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五)体检和考察:面试合格者进入体检和考察。
(六)公示和录用:体检和考察合格者进入公示,公示无异议的予以录用。
四、有关事项
(一)选调生一经录用,即享受与省内选调生同等待遇,并安排至选调岗位工作。
(二)选调生在粤服务期为5年。服务期内,不得调离广东省工作。
(三)报名人员可登录广东省公务员局网站(查询选调岗位及附件。
(四)咨询电话:020-(广东省公务员局)
3、广东选调生留学生学校名单公示
广东选调生留学生学校名单公示
为加强我省留学生队伍建设,经研究,现将符合选调条件的留学生名单公示如下:
院校名称 | 学生姓名 | 专业 | 学位
---|---|---|---
某某大学 | 张三 | 计算机科学 | 博士
某某大学 | 李四 | 经济学 | 硕士
某某大学 | 王五 | 土木工程 | 本科
某某大学 | 赵六 | 管理学 | 硕士
某某大学 | 钱七 | 医学 | 博士
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自公示之日起至2023年3月15日。在此期间,如有异议,请以书面形式向省选调生管理办公室提出。逾期未提出异议的,视为无异议。
联系方式:
省选调生管理办公室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某某路某某号
电话:020-
注:
1. 本公示名单仅为符合选调条件的留学生,不代表最终录取结果。
2. 最终录取结果将根据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考察等因素择优确定。
4、留学生可以报考选调生岗位吗
留学生报考选调生岗位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的加大,部分地区允许留学生报考选调生岗位。选调生作为优秀青年人才的后备力量,享有良好的晋升和培养机制,深受留学生的青睐。
留学生报考选调生岗位一般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符合选调生报名条件,如年龄、学历、专业等要求;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未取得国外永久居留权;
在境外获得相应层次学位,并已回国工作或学习;
语言能力突出,具备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
思想政治素质过硬,拥护党和国家的领导。
留学生报考选调生岗位的优势:
政策支持:部分地区出台政策,明确允许留学生报考选调生岗位。
竞争优势:留学生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在与国内应届毕业生竞争时有一定优势。
成长平台:选调生岗位提供良好的晋升和培养机会,有助于留学生快速融入国家干部队伍。
需要提醒的是,留学生报考选调生岗位也有需要注意的事项:
资格审核:各地选调生报考资格审核较为严格,留学生需要提前了解报名条件和所需材料。
时间限制:留学生回国后报考选调生岗位一般有时间限制,需要关注相关政策。
竞争激烈:选调生岗位竞争激烈,留学生需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加强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留学生报考选调生岗位具备了一定的可行性。有意报考的留学生应及时了解相关政策,积极准备,争取获得报考资格,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