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巴金去法国留学(巴金去法国留学是什么时候)

  • 作者: 杨庭岳
  • 发布时间:2024-05-11


1、巴金去法国留学

巴金,中国现代文学巨匠,早年留学法国。

1927年,年仅21岁的巴金踏上了前往法国求学的旅程。彼时,中国正处于风云激荡之中,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巴金怀揣着救国救民的梦想,毅然选择远赴异国他乡寻求真理。

在法国,巴金进入巴黎大学文学系学习,潜心研究法国文学和社会科学。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开阔视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和文学观。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尤其是雨果、罗曼·罗兰等作家的作品,对他影响深远。

留学期间,巴金结识了众多志同道合的中国留学生,共同探寻救国之路。他们组织读书会、出版刊物,积极参与法国的社会运动。巴金也参与了为中国抗日筹集资金的活动,展现了他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民族情怀。

1935年,巴金学成归国。他满怀理想,决心用笔杆子唤醒民族意识,抗击日本侵略。留学法国的经历,塑造了巴金的人格和思想,为他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日后,他在《激流三部曲》《寒夜》等作品中,表现了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刻关怀,成为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篇章。

2、巴金去法国留学是什么时候

巴金去法国留学的时间是1927年9月。

巴金出生于1904年,从小就喜爱文学。1923年,他考入南京东南大学,主修法文。1927年,巴金大学毕业,受法国教育部的奖学金资助,赴法国留学。

抵达法国后,巴金进入巴黎大学文学院,学习法国文学和社会科学。他在法国度过了两年留学时光,期间广泛接触了法国文学和思想,并结识了许多进步人士和革命者。留学期间,巴金参与了中国留学生组织的革命活动,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了积极贡献。

1929年,巴金学成回国。他把在法国学习到的先进思想和文学观念带回了中国,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巴金去法国留学时的作品

巴金在1927年远赴法国留学,这段海外求学经历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法国期间,巴金创作了大量以中国为背景的小说和散文。这些作品以现实主义风格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揭露了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黑暗局面。其中最著名的有《家》《春》《秋》《寒夜》等。

《家》讲述了一个封建家庭的衰落与新生,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中的家庭矛盾。《春》通过一个知识青年的经历,描绘了大革命失败后知识分子的彷徨与觉醒。《秋》和《寒夜》则进一步深入揭示了社会黑暗,刻画了底层人民在水深火热中的挣扎与反抗。

巴金在法国留学期间的作品不仅对中国现代文学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促进了中法两国文化的交流。他的小说被翻译成法语,受到了法国读者的广泛喜爱。同时,他也将当时法国的文学思潮引入中国,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4、巴金去法国留学坐船多久

巴金乘坐“波尔多斯号”远洋邮轮从上海前往法国马赛,历时整整四十二天。

这漫长的旅途中,巴金饱览了浩瀚的大海和瑰丽的海岸线。船舶驶过赤道时,巴金体验了赤道洗礼,并撰写了《跨过赤道》一文,记录下这一难忘的经历。在航行途中,巴金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旅伴,其中包括后来成为著名作家的徐志摩。

在抵达马赛之前,邮轮停靠了地中海上的多个港口,其中包括巴塞罗那、热那亚和那不勒斯。在这段旅程中,巴金领略了欧洲的异域风情和丰富的历史文化。

漫长的航行不仅是一次身体上的考验,更是巴金思想和心智上的历练。他在这段旅程中接触到了不同的文化和思想,开阔了视野,为日后的创作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最终,当邮轮驶入马赛港时,巴金激动万分。他终于踏上了梦寐以求的法国土地,开启了他在巴黎留学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