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1919年赴法留学(1919年赴法留学生全部名单有四川余普怀)

  • 作者: 王以沫
  • 发布时间:2024-05-10


1、1919年赴法留学

1919年,一批来自中国的青年怀揣着报国之志,踏上了赴法留学的征程。

他们中有蔡元培、李石曾等著名学者,也有周恩来、邓小平等后来的革命领袖。他们赴法学习科学、文化和社会思潮,希望通过汲取西方先进知识和思想,振兴中华。

在法国,他们接触到了新思想、新文化,开阔了眼界。他们积极参与勤工俭学运动,半工半读,艰苦奋斗。在勤工俭学中,他们结识了法国社会各界人士,了解了法国的社会制度和工人运动。

在学习期间,他们时刻关心着国内局势。他们创办了《少年中国》杂志,宣传新思想,抨击军阀统治。同时,他们积极参与巴黎和会,为中国争取国际权益而斗争。

1920年,他们中的部分成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带回了中国。这些赴法留学的学生,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们的赴法留学经历,不仅是一段求学之旅,更是一段思想启蒙和革命实践的历程。他们将西方先进知识和思想带回中国,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和革命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段辉煌篇章。

2、1919年赴法留学生全部名单有四川余普怀

1919年,由蔡元培先生选拔的赴法勤工俭学留学生共152人,其中四川籍学生有10人。他们怀揣着救国图强的远大抱负,远赴异国他乡寻求知识和技术。

这10位四川籍留学生中,余普怀格外引人注目。他是乐山市沐川县人,1899年出生。早年就读于成都高级中学校,后考入北京大学。1919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被蔡元培先生亲自选拔,成为赴法勤工俭学的留学生之一。

抵达法国后,余普怀在里昂中法大学学习机械工程。勤奋好学的他,不仅成绩优异,而且还积极参加留学生组织的各种活动。1923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旅法中共组织的早期成员。

学成回国后,余普怀历任中山大学教授、四川大学机械系主任等职。他为我国的机械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先驱。

余普怀的一生,是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留学生群体的缩影。他们秉承着"救亡图存,实业强国"的崇高理想,克服重重困难,在不同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他们的故事,激励着后人不断奋斗,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贡献力量。

3、1919年赴法留学的都有哪些人

1919年,一批中国青年怀揣着振兴中华的梦想,远赴法国留学。他们中有:

1. 周恩来:后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在法国学习政治经济学。

2. 邓小平:后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在法国学习机械制造。

3. 陈毅:后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在法国学习军事和政治。

4. 聂荣臻:后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在法国学习无线电和航空。

5. 徐特立:著名的教育家,在法国学习教育学。

6. 蔡和森: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在法国学习哲学和社会学。

7. 王若飞: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在法国学习政治经济学。

8. 李维汉: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在法国学习政治经济学。

9. 向警予:中国共产党早期女领导人,在法国学习社会学。

10. 刘少奇:后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在法国学习政治经济学。

这些青年学子在法国刻苦学习,积极参加留学生运动,吸收西方先进思想和知识,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归国后,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栋梁之材,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做出了卓越贡献。

4、1919年赴法留学生最终结果

1919年,为响应蔡元培“勤工俭学”的号召,第一批中国留学生远赴法国。他们怀揣着救国的梦想,踏上了异国他乡的求学之旅。

这批留学生大多来自贫寒家庭,初到法国后,一边勤工俭学,一边刻苦钻研。他们白天在工厂或农田工作,晚上挑灯夜读,不分昼夜地求知。

留学生们在法国的求学生活并非一帆风顺。语言不通、文化差异、经济困窘等困难接踵而来。他们不畏艰苦,团结互助,在逆境中磨砺意志。

经过多年的努力,这批留学生学成归国。他们将所学知识和先进思想带回中国,为中国的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其中,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等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杰出人物,在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919年赴法留学生归国后,积极投身于中国的建设和发展事业,为新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也为中法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友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