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公费留学生都回国了吗(第一批公费留学生都回国了吗知乎)
- 作者: 胡慕溢
- 发布时间:2024-06-30
1、第一批公费留学生都回国了吗
第一批公费留学生
1872年,清政府选派首批30名学生赴美国留学,开启了中国公费留学的历史。这些留学生肩负着国家重任,回国后在各行各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一批公费留学生相继离去。据统计,30名留学生中,最终仅有15人回国。其余15人选择留在美国或其他国家,他们的后代也成为各国各行业的精英。
回国的15名留学生中,有詹天佑这样的铁路专家,为中国铁路建设奠定了基础;也有容闳这样的外交官,为中国争取到了国际声誉;还有严复这样的思想家,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
不过,还有许多留学生回国后遭遇了各种困难。他们学成归来,但当时中国正值动荡时期,人才缺乏,却也缺乏机会。一些留学生怀才不遇,报国无门,郁郁而终。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对海外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费留学生选择学成回国。他们学有所成,满怀理想,为中国的建设和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第一批公费留学生的故事,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知识和真理。他们开拓进取的精神,将永远留在中国历史的记忆中。
2、第一批公费留学生都回国了吗知乎
第一批公费留学生都回国了吗?
1872年,中国清政府首次派出3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开启了公费留学生制度。如今,150多年过去,这些首批公费留学生早已过世,但关于他们是否都回国的问题却一直备受关注。
根据现有的史料记载,第一批公费留学生中,仅有16人学成回国,其余14人则选择留在美国或其他国家。回国的16人中,有13人在清政府各个部门任职,为中国的近代化事业做出了贡献。
而选择留在海外的14人,则大多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例如,容闳成为中国近代铁路事业的先驱,严复将西方思想和科学引入中国,詹天佑设计和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批公费留学生中的詹天佑和容闳,虽然没有立即回国,但他们始终心系祖国,为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詹天佑在修建京张铁路期间,克服重重困难,开创了中国铁路建设的先河。容闳一生致力于促进中美交流,为中国留学生在美国求学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第一批公费留学生中,并不是所有人都回国了。一些留在海外的留学生也为中国的近代化事业做出了贡献,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因此,对于"第一批公费留学生都回国了吗?"这个问题,答案应该是:不是,但他们都为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3、第一批公费留学生都回国了吗现在
第一批公费留学生,肩负着国家重任,怀揣报国之志,远赴重洋求学。时过境迁,如今他们已步入暮年,那段留学岁月也成为了一段珍贵的历史回忆。
20世纪初,中国积贫积弱,科学技术落后。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清政府于1909年选拔了第一批32名留学生赴美留学。这些留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各怀专长,他们肩负着振兴中华的使命,怀着远大的志向踏上了异国他乡的求学之路。
在美国,留学生们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他们不仅掌握了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还开阔了眼界,了解了西方文化。学成归国后,他们发挥自身所学,在各自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第一批公费留学生中,有被誉为“中国电机之父”的李四光,有中国现代生物学的奠基人秉志,还有中国地质学的开拓者章鸿钊。他们投身祖国建设,为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如今,第一批公费留学生已所剩无几。他们的人生轨迹,如同一条条纵横交织的线,汇聚成了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他们的故事,激励着后人奋发图强,为国家进步和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
4、中国公费留学生需什么条件
中国公费留学生申请条件
成为中国公费留学生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基本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具有同等学力
身心健康,品行端正
专业条件:
公费资助专业须与国家需求及重点学科建设相符
申请专业与本科专业相近或相关
.jpg)
申请人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学士学位或硕士学位
语言条件:
申请国家官方语言水平达到相应要求
一般要求雅思6.5分及以上或托福90分及以上
.jpg)
年龄条件:
一般要求申请人年龄不超过35周岁(特殊专业除外)
其他条件:
思想政治素质好,热爱祖国
学习成绩优异,科研能力突出
身心健康,符合公费留学体检标准
无犯罪记录
单位推荐(一般为工作单位或学校)
申请步骤:
1. 提交申请材料,包括个人履历、学习成绩单、语言成绩证明等
2. 参加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组织的考试
3. 通过考试并获得资助资格
4. 公费留学派出部门办理护照、签证等手续
符合上述条件的中国公民,可通过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官方网站或相关单位申请公费留学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