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第一批留学法国(第一批留学法国学生是2002年的吗)

  • 作者: 王名熙
  • 发布时间:2024-05-10


1、第一批留学法国

赴法留学始于清末光绪年间,彼时中国先后选派了两批青年学子赴法深造。

第一批赴法留学

1901年,清政府在庚子赔款中拿出200万两银款,选派104名学生留学法国,开启了中国留学海外的历史序幕。这批学生分属于三所高等学府:北京大学、京师大学堂和清华大学堂。他们的专业涵盖了法律、政治、经济、军事、工业、医科等多个领域。

赴法学子们怀揣着救国图强的理想,远渡重洋,在异国他乡刻苦求学。他们深入接触法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社会思想,汲取知识和经验,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其中,詹天佑、蔡元培、吕苾刍和唐绍仪等学子日后成为各领域的杰出人才。詹天佑主持修建了中国第一条自建铁路——京张铁路,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并推进教育改革,吕苾刍是著名外科医生,唐绍仪则曾出任北洋政府总理。

第一批赴法留学学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经历激励了后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投身于留学报国的伟大事业。

2、第一批留学法国学生是2002年的吗

2002年并非第一批赴法留学的中国学生。

第一批公派留法学生是在1920年由当时的法兰西共和国总统雷蒙·普安卡雷亲手选拔的,共有60位。这些学生被安置在法国各地的大学和中学学习科学、技术、艺术和文学。

此后,中国陆续派遣留学生赴法,但人数较少。直到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后,赴法留学才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002年,中国教育部与法国高等教育部签署《中法高等教育人员与学生交流协议》,进一步促进了中法两国之间的教育合作。此后,赴法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稳步增长。

根据中国教育部数据,2019年在法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约为3.2万,占在法外国留学生总数的1.3%,成为法国第五大来源国。

因此,2002年并非第一批留学法国的学生。第一批赴法留学的中国学生早在1920年就被派往法国学习。2002年的协议进一步促进了中法之间的教育合作,增加了赴法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

3、1919中国第一批赴法留学名单

1919年,中国第一批公费留法学生赴法深造,开启了中法两国教育交流的新篇章。这批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经过严格的选拔,共有110人,其中包括46名本科生、64名研究生。

这批学生名单如下:

本科生

竺可桢(清华大学)

李书华(北京大学)

吴定良(清华大学)

吴有训(清华大学)

张洪瑞(清华大学)

茅以升(清华大学)

陈景羊(清华大学)

钱端升(清华大学)

袁家骝(清华大学)

赵九章(清华大学)

研究生

胡适(北京大学)

李石岑(北京大学)

张奚若(北京大学)

汤用彤(北京大学)

傅斯年(北京大学)

吴雨僧(北京大学)

朱自清(北京大学)

戴望舒(北京大学)

蹇先艾(北京大学)

黄季陆(北京大学)

匡互生(清华大学)

梅贻琦(清华大学)

潘光旦(清华大学)

柳诒徵(清华大学)

罗家伦(清华大学)

许心武(清华大学)

徐士瀛(清华大学)

这批留法学生在法国刻苦学习,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成为中国近代科学、文化、教育领域的杰出人物。他们为中法两国之间的友谊和合作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4、第一批去法国留学的中国人

19世纪中叶,一群胸怀抱负的中国人踏上了赴法留学的征程,开启了中法文化交流的先河。他们是第一批去法国留学的中国人,承载着探索新知、救国图强的使命。

1870年,清政府派出了首批14名学生赴法国留学,学习军事、法律和农业等专业。这批留学生出身名门或寒门,怀着济世安邦的理想,远赴异国他乡。在法国,他们勤奋好学,刻苦钻研,为祖国的发展储备了宝贵的知识和才干。

其中,詹天佑是著名的铁道工程师,他学成归国后,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这是中国人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严复翻译了大量西方经典著作,引进了西方思想和科学技术,成为中国近代启蒙运动的先驱。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倡导学术自由,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栋梁之才。

第一批赴法留学生不仅带回了先进的知识和技术,还促进了中法文化交流。他们向法国介绍了中国的文化和传统,同时吸收了法国的科学、艺术和思想。这种相互学习和融合,为两国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今日,中法两国继续保持着紧密的教育合作,每年都有众多中国学生赴法留学。第一批赴法留学生的精神,仍激励着后辈们为中法友谊和两国共同进步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