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留学日本史书评(中国人留学日本史书评价怎么样)
- 作者: 胡知溪
- 发布时间:2024-06-06
1、中国人留学日本史书评
中国人留学日本史书评
作为一部系统梳理中国人留学日本历史的著作,本书以扎实的史料为基础,深入探讨了从清末至新中国成立期间中国人赴日留学的各个方面。
本书以时间为序,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考察了清末至抗战前夕中国人留学日本的概况,重点分析了留学动机、途径、机构和影响。第二部分聚焦于抗战时期的特殊时期,探讨了中国人赴日留学的规模、特点和意义。第三部分梳理了战后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期间中国人留学日本的情况,揭示了留学政策的变化和留学目的的转变。第四部分了中国人留学日本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提出了对当代中日教育交流的启示。
全书史料丰富翔实,作者广泛征引了中日两国的档案、文献和回忆录,为论述提供了坚实的依据。同时,本书注意把握宏观背景和微观个体视角的平衡,既展现了整体留学浪潮的发展态势,又通过对个人留学经历的刻画勾勒出时代的缩影。
本书还对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比如,它分析了中国人留学日本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指出留学不仅促进了人才培养,还推进了新思想的传播和中外学术交流。同时,本书也反思了近代中国人留学日本的局限性,认为过于依赖日本教育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
总体而言,本书是一部颇具学术价值和可读性的著作,对于了解中国人留学日本的历史、启发当代中日教育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2、中国人留学日本史书评价怎么样
中国留学生在日本留学的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唐代。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赴日留学人数激增,成为赴日留学群体的主力军。
对于中国留学生在日本的表现,日本史书的评价总体偏向正面。如《日本教育史》指出,中国留学生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在学术领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中国留学生还积极参与日本社会活动,为促进中日友好做出了贡献,受到日本各界的好评。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日本史书也对中国留学生提出了一些批评。例如,《日本留学史》指出,一些中国留学生在日本表现过于激进,参与政治活动,给日本社会造成了困扰。同时,部分留学生不尊重日本风俗习惯,引发了文化冲突。
总体而言,日本史书对于中国留学生的评价是肯定为主,批评为辅。中国留学生在日本留学期间,刻苦学习,取得了良好的学术成绩。同时,他们积极参与日本社会活动,促进了中日友好关系。不过,个别留学生的行为不当,也给日本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
3、中国人留学日本史pdf
中国人留学日本史
中国人留学日本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唐朝,就有不少中国学子赴日学习。到了宋朝,这种风气更加兴盛,出现了大批赴日留学的中国人。这些人主要学习儒学、神道教、汉诗等科目。
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大力发展近代化。为了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知识,日本政府派遣了许多留学生前往欧美各国。而与此同时,中国也开始派遣留学生赴日学习。1875年,清政府选派了第一批赴日留学生,共有30人。他们主要学习军事、政治、经济等科。
.jpg)
进入20世纪后,随着中国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入,赴日留学的中国学子数量不断增加。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导致大批中国士子转向留学日本。据统计,从1905年到1911年,赴日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达到1.3万人。他们广泛学习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科目。
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国留日学生的数量有所减少,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赴日留学。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中日关系有所改善,赴日留学的人数再次增加。据统计,从1927年到1937年,赴日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超过1.5万人。他们主要学习政治、经济、军事等科。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日关系恶化,赴日留学的人数锐减。抗战胜利后,赴日留学的中国学生数量有所恢复,但仍远少于抗战前的水平。新中国成立后,中日关系历经波折,赴日留学也受到影响。直到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后,赴日留学才重新兴起。
改革开放以来,赴日留学的中国学生数量持续增长。据统计,1978年至2018年,赴日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超过100万人。他们主要学习经济学、管理学、工学、理学等科目。赴日留学已成为中国知识分子深入了解日本、学习先进知识和技术的的重要途径。
4、中国人留学日本史书评述
中国人留学日本史书评述
中日两国文化交流源远流长,留日现象更是其中重要一环。关于中国人留学日本的史学研究,已形成了一定规模。
早期研究:
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留日历史事件的梳理和概况。代表作有葛金陞《留日学生运动史》和保阪正康《日本留学时代》,对留日初期、中期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
专题研究:
近些年来,研究视角不断拓展,涌现出大量专题研究著作。例如,吴庆云的《留日同乡会研究》探讨了留日学生组织形态,陈勇的《近代留日学生与中国社会转型》分析了留日对中国社会变迁的影响。
口述史研究:
随着时间推移,留日亲历者的口述史材料受到重视。田川方子《留学生谈日本》等口述史著作,真实再现了留日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变化。
多元化视角:
近年来,研究者关注到留日现象的多元化视角。如硕士论文《女性留日学生的教育选择及职业发展》,从女性角度探讨留日的意义。博士论文《留日华侨学生与中国革命》,着重研究华侨学生对中国近代革命的贡献。
评价:
中国留学日本史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仍有不足之处。一是缺少对留日学生回国后的影响研究,二是鲜有与其他国家留日现象进行比较。
展望未来,中国人留学日本史的研究应进一步深化,拓展研究领域,提升理论深度,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提供更丰富的历史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