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东南大学公费留学(东南大学公费留学名额名单)

  • 作者: 郭橙美
  • 发布时间:2024-05-10


1、东南大学公费留学

东大学公费留学项目致力于培养和输送德才兼备、学有所成的国际化人才。该项目主要面向学术成绩优异、综合素质全面、具有海外留学意愿的优秀本科生、硕士生。

公费留学项目提供以下资助:学费全免,生活费补贴,国际旅行补贴,医疗保险等。项目会根据学生专业背景和留学国家,推荐学生前往世界知名大学深造。

参与公费留学项目的同学通常需要在国外学习1-2年时间,主修专业与国内所学专业一致或相近。在海外留学期间,学生将接受高水平的教育,开阔视野,提高学术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回国后,公费留学项目的学生将受聘于东南大学或其他国内高校、科研机构,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他们将发挥在海外留学期间所积累的知识、技能和人脉,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

东南大学公费留学项目已取得丰硕成果。自项目实施以来,已有数百名优秀学生通过该项目出国留学深造,并在国内外各大高校、科研机构担任重要职务,为推动中国教育、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东南大学公费留学名额名单

东南大学公费留学名额名单

东南大学每年提供一定数量的公费留学名额,用于支持优秀学生赴海外深造。2023年度的公费留学名额分配如下:

博 士 生

欧洲国家:5名

美国及加拿大:3名

日本及韩国:2名

硕 士 生

欧洲国家:10名

美国及加拿大:5名

日本及韩国:3名

遴选条件

具有优异的学业成绩

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

英语水平达到院校要求

身体健康,无不良出国记录

申请流程

符合条件的学生可根据以下流程申请:

1. 提交申请材料(包括个人简历、成绩单、科研论文等)

2. 参加笔试和面试

3. 学院审核和学校公示

4. 公布录取结果

注意事项

每位学生只能申请一个留学名额。

录取的学生需签订《公费留学协议书》,承诺在学成后回到祖国服务。

具体名额分配和申请流程以东南大学官网公布为准。

通过公费留学项目,东南大学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3、东南大学公费留学申请条件

东南大学公费留学申请条件

一、基本条件

1. 热爱祖国,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

2. 成绩优异,在专业学习上名列前茅。

3. 身体健康,符合留学国要求的体检标准。

4. 英语水平达到留学国要求。

5. 无违法违纪记录。

二、具体要求

1. 学历要求:本科四年级在读生。

2. GPA要求:专业课平均分绩点不低于3.5。

3. 科研能力要求:在核心期刊发表过论文、获得过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等。

4. 语言要求:雅思总分不低于6.5分,各单项不低于6.0分。

5. 其他要求: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抗压能力。

三、申请流程

1. 网上报名:在规定的时间内登录东南大学研究生招生网上报名系统,填写相关信息。

2. 材料提交:按要求准备申请材料,包括成绩单、科研成果、语言成绩证明等。

3. 初审:学院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确定面试名单。

4. 面试:学院组织专家组对面试人员进行面试,综合考核其政治思想、专业知识、语言水平、科研能力等。

5. 确定候选人:学院根据面试结果确定候选人名单。

6. 推荐与审批:学院向学校推荐候选人,学校组织专家组对候选人进行审查,最终确定公费留学人员名单。

7. 出国深造:获得公费留学资格的学生按照学校安排出国深造,完成学业后回国工作。

4、东南大学留学生招生简章

东南大学国际学生招生简章

东南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历史文化名城南京。

招生对象:

符合中国教育部规定的,具有外国国籍、且年龄在16周岁以上的非中国公民,具有相应的学历或同等学力。

申请时间:

每年3月1日-5月31日

申请材料:

1. 东南大学国际学生入学申请表

2. 护照或其他有效国际旅行证件复印件

3. 最高学历证书、成绩单复印件及中英文公证件

4. 汉语水平证明(非华裔学生)

5. 研究生申请者需提供研究计划或学术论文

6. 体检报告(针对长期学生)

招生专业:

本科:涵盖理学、工学、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共计70余个专业。

研究生:涵盖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共计200余个专业。

学费标准:

本科:人民币24000元/年

研究生:人民币30000元/年

奖学金制度:

东南大学为优秀国际学生提供多种奖学金,包括中国政府奖学金、江苏省政府奖学金和东南大学奖学金。

住宿信息:

东南大学为国际学生提供现代化、舒适的学生公寓,住宿费用根据公寓类型和设施而异。

联系方式: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地址:南京市四牌楼2号

电话:025-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