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四川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旧址 成都十七中)
- 作者: 郭沐恬
- 发布时间:2024-05-25
1、四川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
在1919年“五四”运动的背景下,中国掀起了一股留学热潮。为了满足四川省青年赴法勤工俭学的需要,四川省政府于1920年设立了“四川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
学校位于成都南郊,由著名教育家张澜担任校长。办学宗旨是培养具有爱国意识、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赴法勤工俭学生。学校课程设置包括法语、德语、英语、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学科。
四川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为中国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它培养了一大批赴法学生,他们回国后在各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社会进步和民族振兴做出了积极贡献。
其中,著名物理学家周培源、电气工程师吴有训、机械工程师邓稼先等都曾就读于四川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
四川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于1927年停办,但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不仅为中国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提供了人才保障,也为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2、四川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旧址 成都十七中
掩映于成都闹市之中,有着一所见证了历史变迁的百年学府——成都十七中。这里曾是四川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旧址,承载着无数莘莘学子的求学梦想和爱国情怀。
1918年,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浪潮下,四川省政府创办了四川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这所学校旨在选拔优秀青年赴法学习,成为报效祖国的栋梁之才。
学校旧址位于府南河畔,是一栋古色古香的中式建筑,灰墙青瓦,飞檐翘角,透露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当年,无数怀揣梦想的青年学子在此学习法语、数理化等课程,为远渡重洋、勤工俭学做好准备。
其中最著名的学生当属周恩来。1917年,19岁的周恩来考入该校,成为第一批赴法勤工俭学的学生。在法国,他积极参加爱国运动,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之一。
如今,成都十七中依然是成都一所颇负盛名的中学。旧址也成为了“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供后人缅怀历史,激励后学。
每当漫步于校园,看着那些青石板铺就的小径,聆听着那些斑驳的建筑诉说的故事,不禁让人心生感慨。这座百年学府,不仅是莘莘学子求学求知的殿堂,更是历史变迁的见证人,承载着无数革命先驱的爱国理想和不懈奋斗精神。